网络书库信息
-
郭公案
敍述建宁府理刑馆郭爷断案如神的故事。 清 佚名 -
蓝公案
原名《鹿洲公案》,又名《公案偶记》、《蓝公奇案》、《蓝公案全传》;作者受诬罢官后,将雍正五(1727)年任广东潮州府普宁知县、后又兼署潮阳县两年间的审案,选录成书,虽然为廿四则故事,然而皆以真实案例为据,反映了清代前期潮州一带的社会生活。 清 蓝鼎元 着 -
警富新书
又名《一捧雪警世新书》、《七尸八命》、《孔公案》,真人真事改编,讲述雍正年间广东番禺一宗七尸八命血案,主人公梁天来上访京城,最后沉冤得雪。小说故事未必同史实相符,但係反映小市民遇到欺凌,地方官吏又贪腐枉法,上京上访往往是最后希望,几百年来一直未曾改变。 清 锺铁桥 着 -
包公案-龙图公案
又名《百断奇观龙图公案》、《龙图神断公案》、《包公七十二件无头案》;敍述包公四处巡行断案丶精察决狱的故事。沿袭《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部份情节。 -
于公案
敍述清官于成龙锄强扶弱的故事。 清 佚名 -
皇明诸司公案
又名《续廉明公案》,书四卷六类判案故事,文本取自古典小説之家钱氏藏书。 明 余象斗 编 -
觅灯因话
明代传奇小说集,彷《剪灯新话》而作,记元明以来怪异新奇之事。书中成就较高的是几篇关于妇女题材的故事,对后代的拟话本小说颇有影响。 明 邵景詹 着 -
道山清话
记叙作者亲历之当代杂事,对名臣如司马光、吕公着、王安石、章惇、富弼、范镇、刘挚、彭汝砺,道学如邵雍、程颐,文人如张先、晏殊、石延年、欧阳修、苏洵、李觏,刘攽、苏轼、黄庭坚、秦观、张耒、张舜民等人轶闻、言论颇多采录,其中关于苏轼、黄庭坚之集外言论尤为珍贵。 宋 佚名 -
虞初新志
清初短篇文言小说集,摹仿《虞初志》而成,收集明末清初诸家的文集。 清 张潮 编 -
夜雨秋灯录
所述均係当时社会之旧闻轶事、神鬼狐怪、烟花粉黛一类故事,情节离奇,生动有趣。文笔简洁朴实,颇有艺术造诣,流传甚广,是晚清笔记小说中的知名作品。 清 宣鼎 着 -
言行龟鉴
主要记载北宋之人与事,少数涉及五代至南宋初靖康为止。 元 张光祖 着 -
文昌杂录
本书或记载当时时事而有可证《宋史》缺漏者,或议论史事而另立新说者。作者行文力求简练,不加修饰。 宋 庞元英 着 -
渑水燕谈录
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以前到北宋开国(960)之间一百四十多年的北宋杂事,凡北宋名臣,均有记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所记质实可信”,颇具史料价值。 宋 王辟之 着 -
宋高僧传
集录由唐太宗贞观(627~649)年中至宋太宗端拱元(988)年止,凡三百四十三年间之高僧传记。 宋 赞宁 着 -
国初事迹
记载明朝初年之政制社会状况。 明 刘辰 着 -
续世说
宋代笔记小说集。彷刘义庆《世说新语》之体,编次宋齐梁陈隋唐五代事蹟。内容多选自李延寿《南北史》、刘㫬《旧唐书》与薛居正之《旧五代史》,亦兼取前代笔记小说。作者选材注重文学性与故事性,全书内容多能表现人物性格与官场险恶,有较高的文学成就。 宋 孔平仲 着 -
续客窗闲话
记载当时之奇人异事、鬼狐神仙。作者文笔质朴无华,叙事简明详练,书中故事曲折离奇,与《聊斋誌异》、《阅微草堂笔记》鼎足而立,为明清三大笔记小说。 清 吴炽昌 着 -
山水小牍
又名《三水小牍》,记载晚唐的异闻轶事。作者生当唐末黄巢之乱前﹐书中内容不少为亲历、亲见、亲闻之事,一部分虽有神怪色彩,但对研究晚唐社会问题颇具参考价值。文中偶尔穿插诗歌骈语﹐文辞华丽﹐在晚唐小说中较有特色。 唐 皇甫枚 着 -
菽园杂记
笔记小说集。记叙明初以来社会政治、经济、士风、民俗等朝野遗闻掌故,多可与史籍相参证,故同时之人王鏊评价为“本朝记事之书,当以陆文量为第一。”许多故事颇见文采,对后世的戏曲小说创作影响颇大。 明 陆容 着 -
梦蕉亭杂记
记叙作者的仕途生涯、清末之重大历史事件及朝野人物。记载详实,颇有价值。 清 陈夔龙 着 -
花影集
明代文言传奇小说集。 明 陶辅 着 -
草堂诗话
又称《杜工部诗话》,是宋人蔡梦弼集录的关于杜诗的文学评论集,分别採自宋人诗话、语录、文集、说部,今仅存残本。 南宋 蔡梦弼 编 -
熙朝新语
转录清初至嘉庆各朝的朝章典故、人物事跡、风土人情等。搜罗甚丰,多取材自王士祯与袁枚的笔记和诗话、蒋良骐《东华录》、李调元《淡墨录》及李氏《鹤徵录》,亦有少数篇幅可能出于作者见闻。 清 钱泳,徐厚卿 辑 -
奉天靖难记
记明成祖初起至即位事。 明 佚名 -
奉天录
作者以亲身经历,记述了建中四(783)年唐德宗命诸节度使平叛,天下大乱,德宗出逃奉天(今陝西乾县),至兴元二(785)年叛乱结束的历史。本书史料可靠,具文献价值。 唐 赵元一 着 -
投辖录
多记北宋末期之奇闻异事,偶亦涉及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内容多为正史所未见。 宋 王明清 着 -
传灯录
本书系统地叙述了禅宗师徒的相承机缘,从过去七佛起到历代诸祖,共一千七百零一人,附语录的九百五十一人。灯能照明,祖祖相授,以法传人,譬如传灯,故名之。为研究我国禅宗史之根本资料,问世后在佛教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宋 释道元 着 -
孙公谈圃
多记北宋人物、政事、军事、奇闻。 宋 孙升 着 -
三冈识略
作者居乡所着笔记,为编年记事之作,始于顺治元(甲申,1644)年,终于康熙三十六(丁丑,1697),经历五十四年始成书。多载清初时事政治与社会风俗,或志人,或志怪,时寓兴亡之感。全书内容广博,作者文笔流畅,所记江南奏销案、方于宣伪撰国史、假弘光、松郡大狱、《啓祯诗选》、朱光辅起事案等等,亦据史料价值。又琐记明末清初之三吴风俗习尚,灾异人事,亦可爲研究地方社会文化史所取资。 明 董含 着 -
天顺日录
为作者随手之笔记,于明英宗天顺年间时事,记载颇为详细,特别是关于“土木之变”的记载,为史料笔记中最为详真者。 明 李贤 着 -
玉壶清话
又名《玉壶野史》,野史笔记。前八卷近一百六十条,杂记北宋开国至神宗朝百年间君臣行事、礼乐宪章、诗文逸事、市井见闻等;第九卷《李先主传》、第十卷《江南遗事》,则详细记录了五代后期南唐政权“累世之隆替”、“圣贤治乱之迹”,是研究五代史和北宋史的珍贵资料。 北宋 文莹 着 -
玉照新志
文言小说集。记载朝野旧闻、神怪传奇,亦间及前人逸作。作者博物洽闻,兼娴掌故故,随笔记录,皆有裨见闻也。 宋 王明清 着 -
病榻遗言
叙述作者与张居正先后构隙之详尽原委。明嘉靖至隆庆、万曆间,内阁纷争日剧,其首辅皆由倾压排挤而得。 明 高拱 着 -
大唐新语
唐代志人小说集,彷《世说新语》体例,记唐初至大历(766~779)年间主要关于政治、道德、教化之事(正值唐代繁荣昌盛时期),按内容分为三十门,而记人叙事略详。 唐 刘肃 着 -
朝野佥载
唐代笔记小説集,原书早已散失。此版本係《寳顔堂密笈》本,仅六卷。主要记载唐代朝野见闻,偶及六朝与隋代,于武后一朝的事迹特详。见闻大致分朝政得失丶神怪奇异丶传闻逸事三类。 唐 张鷟 着 -
客窗闲话
记载当时之奇人异事、鬼狐神仙。作者文笔质朴无华,叙事简明详练,书中故事曲折离奇,卷一《明武宗遗事》之正德微服遇李凤姐事,尤为戏曲家所乐道之。本书为与《聊斋誌异》、《阅微草堂笔记》鼎足而立的明清三大笔记小说。 清 吴炽昌 着 -
魏郑公谏录
编录魏徵事蹟,侧重其谏奏及与太宗(627~649)的问对,列载一百廿九事,言简意赅。就魏征事蹟而论,此书所载远多于两《唐书》本传、《通鉴》以及《贞观政要》,且常可考见被正史删略之处。 唐 王方庆 着 -
封氏闻见记
唐代笔记小说集。一至六卷多记述文史旧闻及掌故,七、八两卷多记古迹异闻及杂论,末二卷则记载当时士大夫轶事。 唐 封演 着 -
淞隐漫录
又名《绘图后聊斋誌异》,记敍作者三十年来可惊可愕之见闻。 清 王韬 着 -
明史纪事本末
记载明代重要史事的纪事本末体史书,彷《通鉴纪事本末》体例﹐选录八十个历史事件或专题﹐按时间顺序编排﹐记述始末﹐始于元至正十二(1352)年朱元璋起兵﹐迄于明崇祯十七(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朱由检自杀,卷末并附作者史论。本书内容首尾一贯﹐简明扼要,详于政治﹐略于经济和典章制度﹐有一定史料价值。惜纪事不够全面,极力回避明满关係﹐部分内容依据野史传闻﹐间有失实之处。 清 谷应泰 着 -
续英烈传
敍述明朝靖难一事。 明 纪振伦 编 -
英烈传
敍述朱元璋等人反抗元顺帝统治,灭元建国一事。 清 佚名 -
全相平话五种
元代讲史话本。所述五种故事,真伪参杂,虚实并存,但对后世小说發展,有深刻影响。 元 佚名 -
隋史遗文
叙述主角秦琼的坎坷遭遇及日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英雄事绩。 明 袁于令 着 -
王阳明靖乱录
作者据钱德洪撰《王文成公年谱》而创作本书,记叙明代着名思想家王阳明(1472~1528)先生重要生平行谊,凡谪龙场、平宸濠及征岑猛等事甚详,但逸闻琐事、神话迷信偶出其间。文字简洁雅饬,全书结构匀称。 明 冯梦龙 着 -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又名《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演义》,本书形成时间为明崇祯年间,四十卷标目,悉以《四书》中成句为之,多写春秋战国时代人物,亦有唐尧及商周时之人。 明 佚名 -
南朝秘史
又名《南史演义》,此书承接《北史演义》,叙述自东晋以迄宋、齐、梁、陈二百馀年间的历史,情节大体符合史实,然宫闱密闻等细节部分则出自稗官野史或作者虚构。作者较多地描写了宋武帝刘裕、齐高祖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与陈武帝陈镛先四位创业君主,又以宋朝刘裕的事迹为多。此前的历史演义小说有《东西晋演义》与《隋唐演义》,本书与《北史演义》合而构成南北史演义,弥补了古来演义之缺。本书完全为作者创作,并无任何话本或底本可供依托,旨在揭示得失兴亡之道。 清 杜纲 着 -
南明野史
又名《明末五小史》、《五藩实录》、《明末纪事补遗》;记载明朝宗室自李自成攻破北京、满清佔据中原后,先后于南方建立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及永历政权前后共十八年的野史。 清 南沙三余氏 着 -
唐书志传
又名《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秦王演义》、《隋唐演义》、《唐传演义》;叙述唐开国及秦王李世民故事,自隋炀帝大业十三年起,至唐贞观十九年止。 明 熊大木 着 -
台湾外纪
叙述郑成功抗清始末,自天启元(1621)年郑芝龙起于海盗,迄于康熙二十二(1683)年郑克塽降清。全书以纪年形式连缀史实,以文言记叙,虽然卷目模彷章回小说回目之对仗形式,在叙述上亦模彷小说手法,实则彷效《史记》、《汉书》的纪事文体,没有夸张或虚构的描写,与其说是小说创作,不如说是一部纪实体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清 江日升 着 -
海外扶馀
叙述郑成功抗清復明、收復台湾、组织三合会之事。 清 陈墨峰 着 -
溷唐后传
叙述唐太宗至肃宗年间事。本书杂採正史、传闻、神怪之事于一炉,头绪纷杂,实係《异说征西演义全传》删节改题的版本。 清 佚名 -
樵史通俗演义
敍述了明末天啓丶崇祯及南明弘光朝的历史。 清 陆应暘 着 -
绣云阁
敍述三缄修道丶降妖丶收徒,七窍贪名丶求官丶受难的故事。 清 魏文中 编 -
善恶图全传
又名《善恶图》;敍述恶徒李雷恶贯满盈终遭恶报的故事。 清 佚名 -
搜神后记
又名《续搜神记》,是《搜神记》的续书。所记有元嘉十四年(437年)、十六年(439年)事,皆陶潜死后事,故疑此书为伪托,或以为经后人增益。然其书文词古雅,非唐以后人所能,在魏晋南北朝的志怪群书中是颇具特色的。 晋 陶潜 着 -
仙侠五花剑
以南宋秦桧擅权为背景,敍述仙侠下凡除奸消暴的故事。 清 海上剑痴 撰 -
剑侠传
收录唐宋元明的剑侠小说三十三篇,是古代剑侠小说较为精粹的选本,对后世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明 王世贞 编 -
醒梦骈言
全书每回衍一事,实为依据《聊斋誌异》十二篇作品译述的白话短篇小说。虽为改编,但丰富了原作的内容,使作品更具可读性。全书各篇小说均结构完整,文笔生动流畅。 清 蒲崖主人 着 -
三宝太监西洋记
作者将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奉使“西洋”的史实描绘成神魔小说,希望藉此激励明代君臣勇于抗击倭寇,重振国威。 明 罗懋登 着 -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全称《新刻全像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所记故事与佛经所载十六罗汉或其他各组罗汉事迹不大相干,而是由《五灯会元》等高僧传记、传说併凑而成。 明 朱星祚 编 -
狐狸缘全传
敍述九尾玉面狐改过从善,与周公子结为夫妇的故事。想像奇特,情节曲折,文笔流畅。 清 醉月山人 着 -
定鼎奇闻
又名《新世弘勋》、《新史奇观演义全传》、《顺治过江全传》、《新史奇观全传》、《定鼎奇文》、《盛世弘勋》、《新世鸿猷》、《新世鸿勛》;叙述闯王李自成出世建业,起兵征战,创立王朝,最终失败灭亡。乾隆朝此书遭禁,见于《禁书总目》及《违碍书目》,但嘉庆初年却又以其他书名出现。此书将明季动乱说成是天帝遣月孛、天狗等降生人间,扰乱乾坤,崇祯帝后为牛郎织女下凡,颇多神怪内容。 清 佚名 -
八仙得道
故事多处取材《四游记》,模拟《封神演义》写法,汇集不少历代知名的神话传说故事。 清 无垢道人 着 -
稽神录
宋代志怪小说集,多写鬼神怪异和因果报应故事。文字平实简率,鲁迅谓其“既失六朝志怪之古质,復无唐人传奇之缠绵”。 宋 徐铉 着 -
赵太祖三下南唐
又名《宋太祖三下南唐》丶《侠义奇女传》丶《第一侠义奇女传》;敍述仙人助宋军破南唐的故事。部份戏曲作品据此改编。 清 好古主人 撰 -
河东记
唐代传奇小说集,成书年代与《续玄怪录》相当,约于唐大和(827~835)之后。原书三卷已佚,叙述唐贞元至大和年间诡谲神怪之事。 唐 薛渔思 着 -
桃花女阴阳斗传
又名《阴阳斗异说奇传》、《阴阳斗异说传奇》、《异说阴阳斗传奇》、《阴阳斗》、《桃花女斗法》、《桃花女斗法奇书》、《桃花女阴阳斗异传奇》、《桃花女阴阳斗宝传奇》;清代神怪小说。敍述桃花女斗周公的故事。基本情节受元代杂剧《破阴阳八卦桃花女》、明代小说《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传》及民间各种传说的影响,充满神怪色彩。其中桃花女出嫁情节,其婚娶风俗,颇具民俗研究价值。 清 佚名 -
世无匹
敍述干白虹侠肝义胆而陈与权恩将仇报的故事。情节曲折,文笔流畅,虽为《生花梦》丛刻之第二集,但内容互异。 清 娥川主人 编 -
生花梦
敍述主角康梦庚婚姻的曲折经历。 娥川主人 -
林兰香
又名《第二奇书》丶《美益奇观孝义传》;以林云屏丶燕梦卿丶任香儿三人的遭遇为主线,敍述耿郎家族百馀年间的兴衰荣枯。本书人物众多,结构严谨,景物细緻,以为《红楼梦》开了先河。 清 随缘下士 编 -
绘芳录
又名《红闰春梦》;敍述金陵名士祝柏青爱恋名妓聂慧珠的故事。本书属狭邪小说,写朝廷重臣不以娶妓为辱,文笔流畅,艳而不秽,颇具特色。 清 竹秋氏 着 -
龙凤再生缘
根据清道光年间陈端生二十卷四十四回弹词本《再生缘》改写而成。叙述孟丽君女扮男装高中状元与夫婿皇甫少华团圆的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清 佚名 -
无耻奴
敍述主角江念袓寡廉鲜耻,贪贜枉法,巴结洋人,卖国求荣,最后落得一场空的故事。 清 苏同 着 -
廿载繁华梦
又名《粤东繁华梦》,以广东海关库书周庸祐从發迹到败逃二十年为题材,描绘真人真事之作。 清 黄世仲 着 -
扫迷帚
内容主要叙述苏州(旁及他省)的迷信风俗,劝诫人们不要迷信,是清末反迷信文学作品中的代表性作品。 清 壮者 着 -
海公案
敍述一位无私无畏的清官海瑞一生的故事。海瑞其人其事《明史》有载,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号称“南包公”。但本书情节离史实颇远。 清 佚名 -
李公案
敍述李持钧为官公正丶公平断案的故事。李持钧即清光绪年间享有“北直廉吏第一”盛名的李秉衡。李秉衡,字鑑堂,奉天海城人。由县丞累官广西按察使丶山东巡抚丶巡阅长江水师大臣等官职。光绪二十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大沽,李率军北上抗敌,兵败,呑金自尽。清廷曾颁诏赐恤,其后迫于联军淫威,诏褫职,夺恤典。 清 惜红居士 编 -
明镜公案
全名《新刻名公汇集神断明镜公案》,汇编明万曆间《廉明奇判公案》、《皇明诸司公案》与《详刑公案》等书而成,为官府断案之事。 明 葛天明 吴沛泉 编 -
七侠五义
以明清以来流传的包公审案故事为基础,七侠五义辅保包拯除暴安良、惩奸除恶为情节主线编缀成书。 清 石玉昆 编 -
警寤钟
本书每四回一卷,以仁厚丶忠义丶孝悌丶节烈四个主旨,敍述四则故事。 清 云阳嗤嗤道人 着 -
黄绣球
敍述立志将地球锦绣一新的黄绣球,领导自由村独立自治的故事。本书情节反映出外来因素是如何冲击因循苟且、丧失文明创新精神的晚清社会。 清 汤颐琐 着 -
女界鬼域记
叙述女校学生莺娘、沉鱼为求标新立异而作出的腐败言行。作者意在求“全国女同胞腐败者及早改良,文明者益图锐进,淬精励神,共勉爲完全无缺,高尚优美之好学生”。 清 新阳蹉跎子 着 -
警世阴阳梦
叙述明末权阉魏忠贤贪赃枉法残害忠良、死后在地狱受苦的故事。 明 长安道人国清 编 -
绣鞋记
述莞邑进士户部主事叶荫芝在归乡守孝时,奸骗妇女、逼死人命、为非作歹、横行乡里、最终遭报的故事。作者意在劝诫官吏,也在为贪色者戒。 清 佚名 -
妆钿铲传
敍述充金山(铜山)三纲村人弓长两(张二)不务正业,丧尽妆钿铲(庄田产),后易名柏生發(搏生法),入山修道,改邪归正,重得妆钿铲,并用心教育后代,光耀门楣的故事,笔法滑稽,多谐音双关语。 清 褦襶道人 着 -
北齐书
原名《齐书》,因宋朝时为区别于萧子显《南齐书》与南齐历史区别而更名,属纪传体断代史。 唐 李百药 撰 -
通天乐
作者摭拾扬州见闻成篇,意在劝诫世人。 清 石成金 着 -
遵生八笺
为养生专着,包含山川逸游、花鸟虫鱼、琴乐书画、笔墨纸砚、文物鑑赏等,全书分八目。 明 高濂 着 -
素女经
中国关于房中术的古代作品。全书可分为两大部份,一大部份讲性交的方法,另一部份论调情技巧。主要讲述房中术和养生须知。其中提及「爱乐」,主张男女双方情同意和才能做爱,否则对身体有害。 黄帝时代 素女 着 -
西汉演义
主要叙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项羽、刘邦反秦暴政及灭秦后楚汉相争的故事;描绘了项羽、刘邦、张良、韩信等一大批历史人物的形象。 明 甄伟 着 -
说卦
又称《说卦传》,儒家经典,为易传《十翼》之一,说明八卦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八卦相重的由来。 春秋 孔子 着 -
系辞
又称《系辞传》,儒家经典,为易传《十翼》之一,其内容为解释周易的义理,分为上下两篇,相传为孔子所作,现代学者认为这是在战国至西汉初期间,由儒家学者所集体创作。 战国 佚名 -
九尾龟
又称《四大金刚外传》,《嫖界醒世小说》,清代狭邪小说,小说中人物对白大部分以上海话(吴语)写成,中间夹杂了性描写的四六文,是清末民初极为流行的小说。 清 张春帆 着 -
挺经
是曾国藩生前的一部「 压案之作」,用李鸿章的话说,这部书是「精通造化 、守身用世」的秘诀。 清 曾国藩 着 -
东坡志林
又名《志林》、《东坡手择》、《儋耳手择》,宋代文言小说集。本书内容,如赵用贤《刻东波志林小序》所云:“皆记元祐、绍圣二十年中所身历事,其间或名臣勋业,或治朝政教,或地理方域,或梦幻幽怪,或神先伎术,片语单词,谐谑緃浪,无不毕具。而其生平迁谪流离之苦、颠国危厄之状,亦既略备。” 宋 苏轼 着 -
坐忘论
道教道经,以道教观点为基础,糅合儒家正心诚意和佛教止观、禅定等思想,提出了一套修炼方法。 唐 司马承祯 着 -
太白阴经
又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综合性的军事着作;中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太白阴经》的名称由此而来。李荃在进书表中称:「人谋、筹策、攻城、器械、屯田、战马、营垒、阵图、囊括无遗,秋毫毕录。其阴阳天道,风云向背,虽远人事,亦存而不忘。」,后人非常重视。 唐 李荃 着 -
海内十洲记
又称《十洲记》、《十洲三岛记》,全文以东方朔的口吻,描述「八方巨海之中」的「人迹所稀絶处」,有十个神仙居住、长满「神芝仙草」等仙药的岛屿,是渴望成为神仙者梦寐以求的地方。不过,正如四库馆臣在《四库全书提要》中的考证指出,西汉晚期学者刘向在着录东方朔的着作时,并未有包括《十洲记》,它最早着录在唐代修纂的《隋书》〈经籍志〉中,由此证明是部託名由东方朔撰写的作品。 西汉 东方朔 着 -
雪心赋
中国堪舆学中的名篇名着,是形势法(峦头法)风水的经典作品;明代地理家徐试可(字之镆)曾说:“《雪心赋》词理明快,便后学之观览,引人渐入佳境。” 唐 卜应天 着 -
艺舟双楫
中国清代书法理论着作,该书内容包括论述作文、作书两部分,是《安吴四种》之一,对中国近代书坛影响很大。 清 包世臣 着 -
闺门秘术
全名《闺门秘术剑仙传》;叙述华兆璧、华兆琨及李大椿等人孝义、登科、除恶、娶妻的故事。对官僚乡宦的横行霸道,有较多揭露。 清 佚名 -
蜀碧
本书记载明末张献忠祸蜀始末及一时死节士女。名「蜀碧」者,取苌弘之血「三年化碧」之意。作者为探究明末四川人口骤减的历史谜团,收集大量文献,引证书目几乎涵盖当时记载张献忠据蜀的所有史料,包括《明史》、《明史纲目》、《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五种。 清 彭遵泗 着 -
夷坚志
又名《夷坚丁志》,书名取《列子·汤问》「夷坚闻而志之」之意,记述了宋代城市生活、人文掌故、奇闻趣事,内容涉及三教九流、宗教信仰、诸子百家,搜罗广泛,卷帙浩瀚,有不少话本和戏曲都取材于《夷坚志》故事,如〈冯玉梅团圆〉取材于〈徐信妻〉。 南宋 洪迈 撰 -
老子想尔注
老子《道德经》的注释本,道教早期教派五斗米道的一部哲学兼丹经的经典着作。 东汉 张道陵 着 -
风月鉴
敍述常嫣娘一人婚娶十二妻妾的故事。 清 吴贻先 着 -
西湖梦寻
乃于杭州兵燹之后,追记旧游,以北路、西路、南路、中路、外景五门,分记其胜。每景首爲小序,而杂採古今诗文,列于其下,岱所自作尤伙,亦附着焉。 明 张岱 着 -
革命军
以西方的民族革命理论为主要武器,从正面阐述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宣传革命排满和民主共和。 清 邹容 着 -
萤窗清玩
原名《新订萤窗清玩花柳佳谈全集》、又名《萤窗清玩花柳佳谈》;《连理枝》以明末清初为背景,叙述李水平与桃碧仙结为夫妻之事;《玉管笔》写庆曆年间周德闻与王玉兰结为夫妻之事;《游春梦》写天启崇祯年间刘昭与白玉环、金月娥、小莺成婚之事;《碧玉萧》写正德年间李素云与梅映雪结为夫妻之事。 清 佚名 -
金屋梦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 清 梦笔生 着 -
盘古至唐虞传
全名《按鑑演义帝王御世盘古至唐虞传》,又名《开闢唐虞传》,简称《盘古志传》。 明 余季岳 着 -
长春真人西游记
《长春真人西游记》是金国和元朝道教全真派道士李志常撰写的一本开篇游记,主要记述了其师丘处机和弟子应成吉思汗之邀远赴中亚途中的见闻,也顺道记述了一些丘处机的生平,是研究13世纪中亚历史、蒙古历史和中国道教历史的重要典籍。 元 李志常 着 -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
又称为《佛临涅槃略说教诫经》、《佛遗教经》,简称《遗教经》,共一卷,由后秦龟兹国鸠摩罗什三藏翻译。是佛陀在临涅槃前对弟子的最后教诫,阐述作为佛教根本的戒定慧。 后秦 鸠摩罗什 译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为淨土宗的主要经典五经一论中的一品的经文,释迦牟尼佛在愣严会中询问诸大菩萨圆成佛道的法门。其中大势至菩萨提出以念佛直登西方极乐淨土的修学方法;关键在于「都摄六根,淨念相继」,集中心神,专一忆念,忆佛唸佛,相续不断,「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佛教经典 -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法华三部经之一,以莲花(莲华)出淤泥而不染,比喻佛法的洁白、清淨。 佛教经典 -
楞伽经
《楞伽经》,汉译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是大乘佛法中综合了『虚妄唯识系』及『真常唯心系』之重要经典,亦即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之教义。属于如来藏学派,与《解深密经》同为论述唯识思想的重要经典。 佛教经典 -
法句譬喻经
《法句譬喻经》,又译为《法句经》、《昙鉢经》、《昙鉢偈》,是佛陀所说偈颂的合集,也是传播广泛,相当知名的佛教经典。根据传统说法,这些是佛陀在不同场合中所说的偈颂,其内容涉及有关佛教戒律和修行的清淨生活,为教导佛法戒、定、慧的言说,后来再经由佛教僧侣编定而成。 西晋 法炬、法立 译 -
楞严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简称《大佛顶首楞严经》、《大佛顶经》、《首楞严经》,一般称之为《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在明朝与清朝后,长期被汉传佛教人士高度推崇,曾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诗句。 佛教经典 -
维摩诘所说经
可说是佛法世俗与大众化的开端和鼻祖,以文学作品流传于世的佛教文学经典,胡适将它说是「最美的佛典文学」。 后秦 鸠摩罗什 译 -
地藏菩萨本愿经
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简称《地藏经》,大乘佛教典,是释迦牟尼佛称扬贊叹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之宏大愿望的经典。 唐 实叉难陀 译 -
佛说四十二章经
据说是东汉摄摩腾、竺法兰共译,是从印度传到中国的第一部重要佛教经典着作,也是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内容是把释迦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 东汉 摄摩腾、竺法兰 译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梵语:Avalokiteśvara-vikurvạna-nirdeśaḥ),又被称为《观世音经》(观音经)。因该经文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圆通之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示现三十二应身,普使有情圆成佛道,开周遍法界之门,广济众生,故名「普门品」。此品举世流通,功验最多,历久不衰。与《华严经》、《愣严经》,被称为「观音三经」。 后秦 鸠摩罗什 译 -
药师经
药师经,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梵文:bhaiṣajya-guru-pūrva-praṇidhāna-viśeṣa-vistara),收于《大正藏》经集部,又名《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经》。本经敍述药师佛于过去世修菩萨行,为利导众生发十二大愿,着重于对众生现世病苦灾厄的救济和获得福乐。 佛教经典 -
圆觉经
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大乘佛教经典,相传在初唐时,由佛陀多罗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历来受到天台宗、华严宗及禅宗的高度推崇,在汉传佛教中有重要地位。 唐 佛陀多罗 译 -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与《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合称为「佛遗. 教三经」,因此三经均言简意赅,含摄深远法义,历代多有大德为之. 注解讲论,是初机学佛的最佳指引。 东汉 安世高 译 -
华严经
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略称《普贤行愿品》,又称《贞元经》,元代又称《杂华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大乘诸宗奉为「诸经之王」、「诸经中宝」。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上乘菩萨解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被认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 佛教经典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是阐述大乘佛教的空相和般若思想的经典,又称《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心经》。本经是大品般若及小品般若为一切法实相教理,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加以浓缩后成为二百馀字的极精简经典,因此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常被认为是可以与般若经类的《金刚经》相互诠释。 佛教经典 -
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梵:Sukhāvatī-vyūha)或称《小无量寿经》、《称赞淨土佛摄受经》,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为淨土宗所尊崇,被列为淨土三经之一。 后秦 鸠摩罗什 译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梵语:Amitāyurdhyāna-sūtra),略名《观无量寿佛经》、《观无量寿经》、《观经》,亦称《十六观经》,共一卷,刘宋畺良耶舍译。为淨土三经之一。 刘宋 畺良耶舍 译 -
池北偶谈
清代笔记小说集,部分内容由作者儿辈记录整理而成。 清 王士禛 着 -
幽明录
所收多为晋宋时士民僧俗的奇闻异事,也有集录前人旧说者,全书内容丰富,名篇如林,题材创新,故事曲折,叙事细腻,表现手法较魏晋小说明显进步,是南北朝时期成就最高的志怪小说。 南朝宋 刘义庆 编 -
东南纪事
明代野史笔记,纪传体,序列唐王聿键、鲁王以海……以至郑芝龙、郑成功、郑鸿逵,凡五十四篇。此外尚有杨廷麟等八篇有目无传,注明「传阙」。 清 邵廷采 着 -
折狱龟鉴
以五代和凝父子所着《疑狱集》为基础,采摭旧文,广增条目,附益宋事,每条又加以论断、评述,就历史上有关决疑断狱和司法案例的各种经验教训,作了言简意赅的介绍。故成书之后,历南宋、元、明、清四朝八百多年,广爲流传,影响久远,是我国历史上不朽名着。 南宋 郑克 编 -
君子堂日询手镜
记载当时广西异于中原的风土物产,其中,论逆勐事尤详。 明 王济 着 -
四朝闻见录
志人小说集。记载南宋前四朝朝野遗事,尤着重朝政大事,是研究南宋史不可缺少的着作之一。 宋 叶绍翁 着 -
崇祯朝野纪
又名《崇祯纪略》、《崇祯纪事》;本书为李逊之《三朝野纪》卷四至卷七的节本。书成于清康熙十年,距北都之亡已近三十年矣。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云:「是书见闻质实,议论亦平允。」惜传本多所舛误,阅读颇为费力。 明 李逊之 着 -
鬼谷四友志
又名《孙庞演义七国志全传》丶《四大英雄奇传》;据正史虚构而成,描写鬼谷子四位徒弟的故事。 清 杨景淐 编 -
东坡诗话
本书为小说体制的诗话,记叙宋苏轼生平轶事,这些事或多或少与他的诗词创作有关,故称「诗话」。本书故事,皆直接录自宋、元以来的笔记小说。 清 佚名 -
夜谭随录
大部分作品,写的是鬼狐怪异、人妖豔遇的故事。表面写的是虚幻的鬼域,实际反映了乾隆年间京城一带下层人民,包括农民、城市贫民、奴僕等艰苦穷困的生活处境。 清 和邦额 着 -
走马春秋
演孙滨助齐伐魏,又流落民间,与乐毅结为兄弟,乐毅攻破齐都之事,与史实完全不符,全属杜撰。 清 佚名 -
冥祥记
宣佛小说,以徵实原则撰写的佛教灵验故事,人物、背景、细节等均具有相当程度的真实性。故事情节曲折複杂,语言简鍊生动,为南北朝志怪小说佳作,影响后世的传奇小说。 南朝梁 王琰 着 -
东度记
主要敍述逹摩老祖东来传教的故事。本书塑造出酒丶色丶财丶气丶贪丶嗔丶痴丶欺心丶反目丶懒惰等情魔意魔的生动形象,颇为特殊。 明 方汝浩 着 -
负情侬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的原作。本篇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位美貌多才丶聪明机智丶正直刚烈的妓女杜十娘形象,对后世文学创作,颇具影响。 明 宋懋澄 着 -
俗话倾谈
广东方言小说。作者自序谓:「善打鼓者,多打鼓边,善讲古者,须谈别致。讲得深奥,妇孺难知;惟以俗情俗语之说通之,而人皆易晓矣,且津津有味而诵读之。暇采古事数则,有时说起,听者忘疲,因付之梓人,似备世之奴言趣致者。」 清 邵彬儒 着 -
红楼梦影
情节接续《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之后,贾宝玉功成名就、夫荣妻贵,贾氏重兴。 清 云槎外史 编 -
春秋配
叙述主角李春发、姜秋莲与张秋联三人曲折离奇、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戏曲《春秋配》据此改编。 清 佚名 -
泣红亭
清代人情世态小说。是《一层楼》续篇,敍述男主角璞玉与盛粹芳、琴紫榭、卢香菲三位姑娘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在艺术表现上,受到《红楼梦》的影响。 清 尹湛纳希 着 -
一层楼
清代人情世态小说。 清 尹湛纳希 着 -
近报丛谭平虏传
明末时事小说,记载明崇祯二、三(1629、1630)年清军入侵围京师,袁崇焕星夜千里驰援解围,然明思宗中反间记,将袁崇焕下狱。“近报”即邸报,“丛谭”即传闻。本书抄缀奏章邸报,杂以里巷琐语,文体不一,真假互参。 明 吟啸主人 着 -
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
敍述明正德皇帝游江南的故事。全书情节前后呼应,故事性强,多与明朝史实及北方地理不相符合,但戏曲中多有搬演。 清 何梦梅 着 -
痴人福
叙述丑陋的田生连娶三美,因善行得享福寿的故事。文字留有戏曲的痕迹,对白诙谐,语言活泼。 清 佚名 -
五色石
清代小说集,各卷演一故事。才子佳人小说在书中所佔比例较高。 清 笔炼阁 编 -
雅观楼
敍述扬州钱庄商人吴文礼侵呑西商钱财,西商抑鬱而亡,投胎为吴子,名观保,淫乐无度,荡尽家产,父吴文礼气结死,母亡妻离,沦为乞丐,扮女侑酒,兼为男宠,有一老妇,带其至“观我楼”,吴观保方悟自己乃西商转世讨债而来的故事。 清 檀园主人 编 -
引凤萧
以王安石变法丶迫害政敌为背景,敍述白引与金凤娘丶霞箫成婚,最后福寿双全的故事。 清 枫江半云友 着 -
无声戏
又名《无声戏小说》、《连城璧》,清短篇白话小说集。故事多为作者见闻,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起伏,别具匠心,广泛反映了明末社会的情况。 清 李渔 着 -
疗妒缘
又名《鸳鸯会》,敍述朱纶之妻秦淑贞受许巧珠真诚打动,由妒忌转而贤慧的故事。全书根据弹词《何必西厢》中吴幼娘故事敷演而成,但旁枝末叶较多,不及弹词感人。 清 静恬主人 着 -
金兰筏
叙述田月生被恶人陷害以致倾家荡产几乎家破人亡、又受益友义助发愤图强最终全家团圆的故事。“金兰乃交友之道,筏乃渡人之意。”作者意在提醒人们,交友时须亲君子远小人。 清 惜阴堂主人 编 -
珍珠舶
清短篇白话小说集,每卷三回演一故事,半数为才子佳人故事。 清 鸳湖烟水散人 着 -
熙朝快史
叙述绍兴人康济时学贯中西、平乱有功、上书皇帝力陈改革意见、终于功成名就并退隐山林的故事。 清 饮霞居士 着 -
海国春秋
原名《希夷梦》,敍述韩速丶闾丘仲卿二人在海国建功立业五十年,而两宋兴衰已三百年的故事。本书结构新颖,故事曲折。 清 汪寄 着 -
断鸿零雁记
以第一人称记叙男主角三郎飘零的身世和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其实是作者自我真实写照。就言情小说而言,被誉为“民国初年第一部成功之作”。 清 苏曼殊 着 -
新石头记
续《红楼梦》故事。但作者意在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呼吁保存国粹,反对媚外,与曹雪芹之书无关。 清 吴跰人 着 -
恨海
以庚子事变为时代背景,叙述三个家庭的离乱苦难。 清 吴跰人 着 -
八洞天
清代小说集,各卷演一故事。本书刋行后,颇具影响。有满文全抄本。日本天明四(1784)年秋水园主人编《小说字滙》即援引本书。 清 五色石主人 编 -
南朝金粉录
叙述湖北襄阳才子吉庆和历经人情世态,与侠士洪一鹗结为友朋。二人分别查办贪官污吏、荡平盗寇、除暴安良,终为朝廷重臣的故事。 清 燕山逸叟 编 -
九尾狐
叙述妓女胡宝玉纵慾骄奢的生涯,描绘出晚清上海滩腐败堕落的社会现象。 清 评花主人 着 -
一枕奇
前四回敍述徐鹏子几经波折高中秀才的故事;后四回敍述时大来得强盗义助高中为官的故事。 明 华阳散人 编 -
隋炀帝艳史
主要写隋炀帝的各种奢靡生活,作者大量参考唐宋的笔记小说,很少虚构;《凡例》又云:「今《艳史》一书,虽云小说,然引用故实,悉遵正史,并不巧借一事,妄增一语,以滋世人之惑。」 明 齐东野人 编 -
人中画
短篇白话小说集。 清 佚名 -
惊梦啼
叙述婢女春桃与人通姦、为恶梦所惊醒而悔悟前过的故事。 清 天花主人 编 -
幻中真
原版为清顺治写刻本,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 清 烟霞散人 编 -
西湖二集
明代短篇小说集,每卷一篇,各篇所叙故事均与杭州西湖有关。 明 周楫 编 -
蜜蜂计
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密封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清 佚名 -
易林
又名《焦氏易林》,源自于《周易》,每一卦各变为六十四卦,共 4096 占卦变之辞,卦爻辞较之增加十倍之多,各系以文辞,皆四言韵语。 西汉 焦延寿 撰 -
岭南逸史
叙述秀才黄逢玉与四女成婚及率领少数民族傜人起义之事。 清 黄岩 着 -
兰花梦
又名《兰花梦奇传》,本书打破才子佳人俗套,描写出一桩悲哀的婚姻故事,角色个性鲜明,有血有肉。 清 吟梅山人 着 -
醒名花
敍述湛国瑛的风流故事。 清 佚名 -
欢喜冤家
每回敍一事,多为男女私情。 明 西湖渔隐主人 编 -
达摩出身传灯传
描述达摩一生的故事。 明 朱开泰 着 -
详刑公案
为各州府县官断案之事。 明 宁静子 编 -
新刊全相三国志平话
所叙事迹多本民间传说﹐虽非事实﹐然为人民所乐道﹐表现了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和某种愿望。 佚名 -
杀子报
将康熙乙未(1715)年间一件真实刑案敷衍而成的故事。清末以来,改编为不少地方戏曲曲目。 清 佚名 -
春阿氏谋夫案
又名《春阿氏》,本书揭露了清末法制的溷乱与官吏的昏庸。 清 王冷佛 着 -
高士传
记敍历史人物轶闻隽语传记的先驱,对后世文学艺术及文人学士的思想道德修养,影响深远。 西晋 皇甫谧 着 -
花神三妙传
又名《白潢源三妙传》丶《三妙传锦》丶《三妙摘锦》丶《白锦琼奇会遇》。敍述白景云与赵绵娘丶李琼姐丶陈奇姐三表姐妹艳情事。 明 佚名 -
玉楼春
又名《觉世姻缘玉楼春》,叙述唐代宗时宰相卢杞迫害邵家父子、及劭家子与三妻团圆的故事。 清 佚名 -
于少保萃忠传
又名《旌功萃忠录》、《于公太保演义传》、《大明忠肃于公太保演义传》,明代演义小说,是一部代表性的「长篇历史传记小说」。小说整体构思以明朝清官于少保为主角,描述于少保一生的命运和遭遇,从出生、幼年、青年,直到含冤而死。 明 孙高亮 着 -
天女散花
叙述天女下凡剿灭妖魔、保护善良的故事。 清 佚名 -
艳异编续集
明代文言小说选集。四十卷本分星丶神丶水神丶龙神丶仙丶宫掖丶戚里丶幽期丶冥感丶梦游丶义侠丶徂异丶幻术丶妓女丶男宠丶妖怪丶鬼等十七部(类),收作品三百六十一篇。本书选录作品并不限定文体和文学性,稍显驳杂,以性爱丶灵怪等故事为主要内容。 明 佚名 -
艳异编
明代文言小说选集。四十卷本分星丶神丶水神丶龙神丶仙丶宫掖丶戚里丶幽期丶冥感丶梦游丶义侠丶徂异丶幻术丶妓女丶男宠丶妖怪丶鬼等十七部(类),收作品三百六十一篇。本书选录作品并不限定文体和文学性,稍显驳杂,以性爱丶灵怪等故事为主要内容。 明 佚名 -
神仙传
记载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仙故事,收录传说中的九十馀位仙人事迹,是道教追求长生成仙的理想典型,此书对后世影响颇大。 东晋 葛洪 着 -
抱朴子
分为内外两篇,《外篇》主要是对葛洪生平的自述和谈论社会上的各种事情;而《内篇》是葛洪对道家思想和丹道修炼方法的阐述 东晋 葛洪 着 -
黄帝四经
又称《黄帝书》,为中国战国时代的哲理典籍,文体押韵,久已失佚,1973 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讲述人君治国之道,记述了战国时的一些格言和黄帝传说,哲理思想以道家为主,融合了墨家和法家,採纳天人感应之说,强调统治者要依循大自然之道,否则招致灾祸,书中亦有道家以弱胜强的理论。 战国 佚名 -
通书
又称《周子通书》,《易通》;以「诚」为中心观念,「诚」指真实无妄。其实是继承《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的思想而加以发挥。虽极简短,但内容丰富,被称为是「周子传道之书」。 北宋 周敦颐 着 -
夏商野史
又名《夏商合传》;前十九回敍述夏朝历史,重点比较了圣君贤臣与昏君小人两类角色;后十二回敍述商朝历史,重点描述了周灭商的经过。 明 锺惺 着 -
古易考原
考证《易经》卦象卦数及三代易书源出始末。 明 梅鷟 撰 -
新茶花
叙述上海名妓武林林与项庆如悲欢离合的故事,兼叙中日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十年间上海新党的活动。作者意在借青楼故事演绎清末政事并揭露官吏的卑鄙无耻。 清 锺心青 着 -
南游记
又名《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写孝子华光(马灵官)拯救母亲结织陀的故事。 明 余象斗 撰 -
山水情
叙述宋熙宁间秀才卫旭霞与女邬素琼终成眷属的故事。 清 佚名 -
赛花铃
敍述苏州才子江文畹与方素云的爱情故事。 清 吴兴白云道人 编 -
聚仙亭
神魔志怪小说,主叙明永乐年间秀才谢廷遇狐精及蜈蚣、蜘蛛、蝎子、红蟒、壁虎五毒事。 清 佚名 -
笔梨园
叙述明嘉靖年间江南徽州府的江干城,沉迷风月,经商落泊,成为佣工,青楼妓女媚娟不嫌其贫,深情侠气,慷慨义助,历经坎坷,终成夫妇,共享荣华富贵的一段奇闻。 清 潇湘迷津渡者 编 -
青城山隐者记
记敍李有偶遇青城山隐者一事。 明 赵弼 撰 -
人虎传
敍述李徵化虎丶托友袁傪照顾妻儿的故事。李徵丶袁傪史有其人,但化虎情节显係作者创造。古来同类故事极多,此作为佳。 唐 李景亮 着 -
幻中游
敍述刚正不阿的主角受宦官魏忠贤陷害,几经波折,终于夫妻团圆,全家享受荣华富贵的故事。 清 烟霞主人 编述 -
跻云楼
敍述寒士柳毅建功立业成仙的故事。 清 烟霞主人 编 -
都是幻
此书为《写真幻》与《梅魂幻》的合集,前者以“画中精灵”为主角,后者以“梅魂”为主角,故事皆托于明朝,其实写于清朝。 清 潇湘迷津渡者 辑 -
益智录
模彷《聊斋誌异》体例的短篇小说集,共有一百三十馀篇故事,部分内容涉及当时人物,具有补充文献的作用。 清 解鉴 着 -
后三国石珠演义
又名《三国后传》、《后三国演义》;敍述晋武帝太康年间,仙女石珠被贬于人间,经道士吴礼授与天书一卷,得排兵布阵之法,驰骋沙场,辅佐刘弘祖夺取天下后,仍回惠女庵修道,终于功成圆满,飞昇上界的故事。全书与三国史事毫无关係,以讲史为名,描写神怪,行文俚俗,具有民间传说特色。 清 梅溪遇安氏 着 -
归莲梦
敍述白莲岸创立白莲教,纵横江湖,最终洗淨凡心,全性修真的故事。 清 苏庵主人 编 -
济公活佛传奇录
又名《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济公全传》、《济颠大师玩世奇蹟》、《济公传》、《皆大欢喜》、《度世金绳》;记叙济颠的传奇故事。 清 天花藏主人 编 -
陈书
二十四史之一。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唐 姚思廉 着 -
赤壁赋
描写苏轼与客人泛舟赤壁,谈论赤壁之战,进而至天地人生的过程。 北宋 苏轼 着 -
鬼神传
又名《阴阳显报鬼神全传》、《鬼神传终须报》、《终须报》;短篇小说集。均演述因果报应的故事。 清 佚名 -
天妃娘妈传
又名《天妃济世出身传》;天妃娘,即妈祖。敍述北天妙极星君之女玄真,立誓捉妖,托生于福建兴化莆田县林长者家为女,斩猴妖,救民护国,被朝廷封为“护国庇民天妃林氏娘娘”,又灭鰐精,林家俱飞升成仙之事。 明 吴还初 着 -
韩湘子全传
又名《韩湘子十二度韩昌黎全传》丶《韩昌黎全传》丶《韩湘子得道》丶《韩湘子》;敍述韩湘子成仙并度化韩愈飞升的故事。 明 杨尔曾(钱塘雉衡山人) 编 -
铁树记
全称《新镌晋代许纯阳得道擒蛟铁树记》,许旌阳名逊字敬之,号真君,汝南人也。真君弱冠师大洞真君吴勐传三清法,举孝廉拜蜀旌阳令。后辞官传道,成为淨明道祖师。 明 邓志谟 着 -
金瓶梅
又名《金瓶梅词话》,中国四大奇书之一,为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详细描述了古代市井平民的生活和社会现实,历来研究的学说不少,统称为金学。 明 兰陵笑笑生 着 -
醉翁亭记
描述了欧阳修在滁州为官时修建的醉翁亭游玩一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游玩乐趣和滁州百姓平实生活的安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此句名言也在现今社会广泛流传和使用。 北宋 欧阳修 着 -
银瓶梅
又名《莲子瓶演义传》、《后唐奇书莲子瓶演义传》、《第五奇书银瓶梅》、《第一奇书莲子瓶》,敍述唐玄宗年间苏州秀士刘芳、陈升靠神仙所赠宝物除奸平叛、报仇雪恨、阖家团圆之事。 清 佚名 -
扬州十日记
记载 1645 年(南明弘光元年,清世祖顺治二年)四月发生在多铎统帅的清军攻破扬州城后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 明 王秀楚 着 -
诗品
原名《诗评》,是中国第一部诗论专着,后人称之为「百代诗话之祖」、「诗话之伐山」,对中国的诗歌理论和诗话着作、日本的汉诗与和歌产生了深刻影响。 南朝梁 锺嵘 撰 -
大学
儒家经典,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主要是在于传授做人做事最根本的道理。全书融合了伦理、哲学、政治为一体,阐述个人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係。 春秋战国儒学学者 -
增广贤文
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事的各类谚语,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佚名 -
龙文鞭影
原名《蒙养故事》,书名注解为:「龙文,良马也,见鞭影则急驰,不俟鞭策而后腾让也。」意思是良马见到鞭影就会疾驰,无须鞭打。表现本书在教授儿童时的「望子成龙」之意。此书以四言对仗句式依照平水韵的划分收录了许多典故。是典故与格律方面的蒙学教材。 明 萧良有 杨臣铮 着 -
朱子治家格言
又称朱柏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经典启蒙教材。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崑山县人。 明 朱用纯 着 -
花月痕
敍述才子韦痴珠丶名妓刘秋痕与才子韩荷生丶名妓杜采秋两对恋人的故事。前二人命运乖违,结局凄惨,后二人境遇顺遂,富贵双全。 清 魏秀仁 着 -
颜氏家训
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中心,也注重实学、工农商贾等技能,教育颜氏后辈关于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学问。 北齐 颜之推 着 -
了凡四训
是明朝袁了凡,字坤仪,写给儿子的家训,是中国一本着名的善书。 明 袁了凡 着 -
广异记
内容宏大,各类神仙鬼怪故事几乎皆有,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唐 戴孚 着 -
平金川
又名《平金川全传》、《年大将军平西传》;叙述雍正年间,西藏达赖五世圆寂,金川王罗卜藏丹津趁机作乱,兵部尚书年羹尧与提督岳锺琪奉旨平乱的故事。全书格局及写作手法模彷《封神演义》,添加神仙鬼怪的情节来演绎历史事件。 清 張小山 着 -
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
前半部叙述观音坚心修道,矢志不移的故事;后半部叙述观音及善才、龙女收伏青狮白象的故事。文字简略粗疏,但在民间颇有影响。 明 朱鼎臣 着 -
声律启蒙
专门训练儿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清 车万育 着 -
红风传
敍述江秀英与荣官保遭难、復生、完姻的故事。文字多以唱词形式表达。 清 佚名 -
括异志
宋代志怪小说集,叙述北宋时期的奇闻异事。书中部分故事影响后代小说传奇。 宋 张师正 着 -
双灯记
叙明正德年间孙继高与户部尚书之女赵兰英恋爱婚姻事。 清 佚名 -
五字鉴
原名为《鉴略》,是一部几百年来流传较广的蒙学读物,以五言诗句韵文的形式,按时代顺序将我国上自远古传说,下至元明的社会历史,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总述和概括。 明 李廷机 撰 -
游仙窟
是唐代最早的爱情小说,取材于初唐文人放荡的狎妓生活,对后世爱情小说的创作影响深远。白先勇小说《孽子》中的「游妖窟」取材自本文。全文以四六骈文的形式进行,又夹杂变文韵散,生动活泼,有人称之「新体小说」。 唐 张鷟 着 -
云仙笑
又名《云仙啸》,全书五册,每册演一故事,旨在扬善惩恶。 清 天花主人 编 -
无能子
主张自然无为,用道家之术治国。宗旨在于阐明自然之理,究极性命之端,最终归于自然无作,性命无慾。 唐 无能子 着 -
韬晦术
韬晦术被称为"攻守进退"的枕边书,传统谋学中具有操作性的方法,小用小成,大用大成。韬晦术是所有谋学中至具实用功效得一门学问。 明 杨慎 着 -
权谋残卷
一代名相张居正对权谋之术的所思所悟。 明 張居正 着 -
绣屏缘
敍述元顺帝时,临安风流才子赵云客与五位女子的婚恋故事。 清 苏庵主人 编 -
蒙求
又称「李氏蒙求」,书名取《易经·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义,内容多历史人物故事,编为四言对偶韵语,浅显易懂。 唐 李翰 编 -
蝴蝶媒
又名《鸳鸯梦》丶《鸳鸯蝴蝶梦》丶《蝴蝶缘》;敍述隋朝仁寿年间,有一蒋生以绝世之才,目空一切,直至湖山面试闺阁,真令才子短气,以至情不能禁,造化一丝不苟。 清 南嶽道人 编 -
亢仓子
亢仓子,姓庚桑,名楚,道教祖师,被尊为洞灵真人,乃太上道祖老子的弟子,又名亢桑子、庚桑子,道教四大真人之一,能以耳视目听。隐居毗陵孟峰,登仙而去。 周 亢仓子 着 -
子华子
作者真实身分经考证极可能为宋代人士。揉合儒、释、老庄思想,杂论天地阴阳、养生之道、历史典故。 晋 程本 着 -
黄帝阴符经
简称《阴符经》,后人依託黄帝所作,言行事暗合天道,切应盗机,则能功成事遂。作为道教的一部重要道经,迄清代已逾百家注解,其重要性不下于《道德经》和《南华真经》。 佚名 -
淮南子
原名《鸿烈》,又称作《淮南》、《淮南鸿烈》、《淮南内篇》、《淮南王书》、《刘安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幕下的士人所编,内容广博,对政治、哲理、天文、地理、自然、养生、军事都有所论述,融合先秦诸子的思想,而以道家老庄为主,採纳儒家和阴阳家的观点,修正先秦道家的无为政治理论,发挥天人感应之说,是汉初各派学术思想的总汇,被视为诸子百家中杂家的代表着作。 西汉 刘安 编 -
玄真子
祖述老庄、阐发玄理的哲学着作,又是一部造境奇幻诡谲,文笔古雅,辞彩藻绘,风格恣肆,富于浪漫情趣的文学作品。 唐 張志和 着 -
北里志
唐代笔记,记载黄巢起义前,进士丶官吏在京师长安城北的平康坊饮宴狎妓事,故名《北里志》。书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生活的一个侧面,有少数条目也反映了歌妓们的痛苦和对爱情的追求,并保存了一些文士和歌妓的诗歌作品,为后来编集唐诗者所采录。 唐 孙棨 编 -
醒风流
又名《醒风流奇传》,叙述梅干与冯闺英的婚姻的故事。 佚名 -
后宋慈云走国全传
又名《后续五虎将平南后宋慈云走国全传》;历史小说,写北宋、南宋之交的历史事件。书中人物众多,情节複杂,涉及征战、外交、江湖、山林、宫廷、官场种种场面,其中描写权谋斗争尤为细緻。 清 佚名 -
燕山外史
据明冯梦祯《窦生传》敷演改编而成,敍述明永乐时燕人窦绳祖就学嘉兴,与贫家女李爱姑悲欢离合、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相恋故事。全以骈体文写就,世所仅见。 清 陈球 着 -
燕子笺
敍述才子霍都梁与郦云飞丶华行云相识丶相恋丶成婚的曲折离奇故事。全书改编自明末阮大铖的同名传奇,情节生动,文字活泼。 清 佚名 -
荣枯鉴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评述小人「智慧」的专着。 五代 冯道 着 -
二度梅
又名《二度梅奇说》丶《忠孝节义二度梅全传》;敍述梅丶陈二家沉冤得雪,奸臣卢杞最终得诛的故事。 清 宣澍甘 编 -
画图缘
又名《花天荷传》、《画图缘平夷传》、《花田金玉缘》,叙述男主角花天荷得异人指点应诏平蛮并与女主角柳蓝玉成亲的故事。 清 天花藏主人 着 -
七剑十三侠
一名《七子十三生》,是晚清侠义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在当时即被誉为「诚集历来剑侠之大观,稗官之翘楚」。 清 唐芸洲 着 -
飞花艳想
敍述柳友梅与梅如玉丶雪瑞云团圆,并娶李春花丶朝霞的故事。 清 刘璋 着 -
合锦回文传
李渔,号笠翁先生;本书虽是一部才子佳人小说,但褒扬忠良和正义,斥责奸佞和邪恶的主题贯穿其中,使作品在爱情故事之外,又包含了一定的社会政治内容。同时,书中的故事情节变幻奇异,小说结构精巧细密,文字亦通俗流畅,在艺术上别具特色。 清 李渔 着 -
春柳莺
叙述石延川与梅凌春、毕临莺婚姻事。 清 南北鶡冠史者 着 -
谏逐客书
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一篇文章,其文体在形式上为应用文,而内容上则为论说文。这篇文章被视为是后来的骈文之初祖。内容阐述说明为君「有容乃大」的重要性,如此一来国家才能够富强 战国 秦 李斯 着 -
蟫史
以清代少数民族(主要是苗民)起义为背景、描写了官军与起义军的多次交锋。最后以官军的胜利、义军的失败而告终。在战争场面的描写中,作者吸收了神魔小说斗法斗宝的写法,虽文字古奥,却带有神奇的色彩。 清 屠绅 着 -
好逑传
又名《侠义风月传》,亦名《第二才子好逑传》;敍述行侠仗义的才子铁中玉与智勇双全的佳人水冰心之爱情故事。本书早在1719年即有英文译稿传入欧洲,在欧洲流传后,德国文学家歌德曾称颂之。至今,已有英丶法丶荷丶德丶拉丁丶日文等译本。 清 名教中人 编 -
鬻子
最早论及了宇宙生成问题和宇宙永恒运动问题;确立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继而确立了君主守柔贵弱的政治主张。是诸子百家的源头,对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战国 鬻熊 着 -
听月楼
敍述柯宝珠与表兄宣登鳌的爱情故事。 清 佚名 -
女开科传
又名《花案奇闻》、《花阵奇》、《虎丘花畔逸史》、《女开科》丶《万斛泉逸史》丶《万斛泉》丶《虎丘花案逸史》。敍述三位秀才与三位妓女的故事。本书对受侮辱迫害的妓女,怀有深切的同情,给予人格上极大的尊重。 清 岐山左臣 编 -
忠经
《忠经》是系统总结忠德的专门经典,马融因为有《孝经》而无《忠经》,故作此书来补阙,全篇共十八章。不仅反映了两汉时期忠德的主要内容,而且标誌着春秋时期所产生的忠德观念已发展成为较系统的,完整的忠德学说。 东汉 马融 着 -
桃花扇
根据孔尚任《桃花扇》传奇改编成同名小说。敍述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与復社名士侯朝宗的爱情故事。 清 佚名 -
定情人
又名《新鎸批评锈像秘本定情人》;敍述双星与江蕊珠的爱情故事。本书故事紧凑,文笔流畅,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作。 清 佚名 -
春明丛说
其杂记官衙内幕,市井百态,琐事轶闻居多。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为清代野史笔记中的名篇。 清 俞蛟 着 -
冰鉴
通过神骨、刚柔、容貌、情态、须眉、声音、气色七个方面识人观相的经典着作。是古中国智慧着作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和研究参考价值的书籍之一。 清 曾国藩 着 -
止学
王通,号文中子;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典范之作。 隋 文中子 着 -
白圭志
又名《第八才子书》丶《第十才子书》丶《第一才女传》;敍述才子佳人终成眷属丶善恶有报的故事。 清 崔象川 着 -
玉支玑
后名《双英记》、《方正合传》;叙述长孙肖和管彤秀的婚姻故事。作者将女主角描绘成智识胜于鬚眉的佳人,在同类小说中别具一格。 清 天花藏主人 着 -
道听途说
清代志怪小说;大多数为道听途说之乡里野谈,情节曲折离奇。本书在当时的文言小说创作上标誌着创作风气的一种转折。 清 潘纶恩 着 -
新编五代史平话
又名《五代史平话》、《景宋残本五代史平话》;由《梁史平话》、《唐史平话》、《晋史平话》、《汉史平话》、《周史平话》五种滙集而成。大半篇幅依据《资治通鑑》,并吸收新、旧《五代史》的部份内容,彷照民间讲史及散文敍事的表现手法改写。对后代的历史演义小说创作,影响深远。 佚名 -
论衡
主要阐述了作者无神论的思想观点,对当时社会上谶纬盛行,社会上层和民间流行各种神秘主义进行了批判;被认为是「诋訾孔子」,「厚辱其先」,故遭到当时以及后来的很多统治阶级的冷遇和禁锢,将它视之为「异书」。 东汉 王充 着 -
胡雪岩外传
又名《胡雪岩》、《雪岩外传》;描写近代史上“红顶商人”胡雪岩奢侈糜烂的私生活,作者意在印证“盛极而衰”的天道循环之理。 清 大桥式羽 着 -
东阳夜怪录
唐代传奇小说。以“谐词隐言”暗示橐驼丶乌驴、老鸡、驳猫、二刺猬丶牛丶犬等动物,全文充满讥讽与诙谐,读之饶富兴味。 唐 王洙 着 -
古今律条公案
明短篇白话小说集,乃滙集已有公案之篇目而成。依案情分十四类,总共四十六则,但今日存本阙卷二强姦总类四则。 明 陈玉秀 着 -
大宋宣和遗事
简称《宣和遗事》,推测出自宋遗民之手。以历代君王荒淫之失说起,记述王安石变法至宋高宗定都临安之事。其中记梁山泺宋江三十六人及李师师之事,为后代《水浒传》所本,在小说发展史上有研究价值。 全书以文言写成,而宋江及李师师等事则用白话,具有话本色彩。 南宋 佚名 -
清代野记
原名《四朝野记》,清 张祖翼(梁溪坐观老人) 着。彷明代祝允明《野记》而作本书,记载咸、同、光、宣四朝之朝野遗闻,兼及典章制度、狐鬼妖怪。事无大小,皆据所闻所见录之,不为凿空之谈,不作理想之语,每每可补正史之不足。 清 张祖翼 着 -
独异志
多记载神话或轶事,「杂录古事,亦及唐代琐闻,大抵语怪者居多」,可追溯至女娲兄妹结为夫妇,又如唐代乐昌公主破镜重圆。 唐 李亢 撰 -
燕丹子
记述战国时期,燕太子丹派遣荆轲行刺秦王的故事。 佚名 -
梁公九谏
敍述唐相狄仁杰九次劝諌武则天的故事。本书内容多取材自史料,文字朴拙,俚俗口语相间。 佚名 -
洞天福地记
本书很受历世医家推崇,对我国中医脉学的发展和普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讲述洞天福地来阐述思想。 唐 杜光庭 着 -
穆天子传
又名《周王游行》,记周穆王巡游事。以日月为序,虽名为传,实属编年,是以周穆王的活动为中心的实录性散文。 战国 佚名 -
文子
又名《通玄真经》,作者辛研,别名文子;与《老子》、《庄子》、《列子》并列为道教四部经典。主旨在于解说老子之言,阐发老子思想,继承和发展道家「道」的学说。 春秋 文子 着 -
关尹子
又名《文始真经》,託名为周朝大夫尹喜所作,陈显微以本书为「道家大藏千万卷之最精微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说「其文峻洁,而颇流于巧刻」,虽出于依託,而核其词旨则「所论皆当」。 周 尹喜 着 -
松窗梦语
作者晚年追忆一生见闻经历之作,涉及当时各地风物人情、边境边疆、工商财政、漕运等内容。此书在明史研究界相当有名,书中材料屡屡被中外学者所引用。 明 张瀚 撰 -
东观奏记
一部笔记体裁的史书,「东观」原是汉代洛阳南宫的一处建筑物,汉明帝时班固等人在此修史,后世便引申为修史之所;又汉代臣僚上呈皇帝的文章称为「奏记」。此为书名由来。本书所载史事,由于与作者时代较近,故具有高度史料价值,《资治通鉴》、《新唐书》等多所引用,是研究晚唐历史的重要资料。 唐 裴廷裕 着 -
明皇杂录
记载唐玄宗一朝之异闻琐事,偶亦兼及肃、代二朝史实。内容涉及颇丰,文字生动,颇具史料价值,足以瞭解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习尚。 唐 郑处诲 着 -
杜骗新书
又名《江湖历览杜骗新书》、《江湖奇闻杜骗新书》;描绘晚明社会各式各样的骗局,作者并将其分为二十四类,虽云杜撰,实际上却真实呈现当时社会的民情世故。书名“杜骗”,乃是杜绝骗局之意。本书语言文白相杂,生动精鍊,在晚明小说中独具一格。 明 张应俞 着 -
素书
又称《黄石公素书》,是一部谋略之书,智慧之禁果,治人之兵法,成功之操典,读此书可为帝王者师。 西汉 黄石公 着 -
真腊风土记
一部介绍位于柬埔寨地区的古国真腊历史、文化的中国古籍。对当代及现代研究真腊及吴哥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存与真腊同时代者对该国的唯一记录。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文义颇为赅赡,本末详具,可补元史佚阙。」。 元 周达观 撰 -
申鉴
荀悦志在匡辅献帝,因曹操揽政,「谋无所用,乃作《申鑑》」。意为重申历史经验,供皇帝借鑑。 东汉 荀悦 着 -
野记
又名《九朝野记》,记叙明初至嘉靖九朝之朝野轶闻,兼容典故纪训。所记民间传闻,后世之话本小说多有从中取材者。 明 祝允明 着 -
呻吟语
本书谈哲理、抨时弊、探求人生、思考宇宙,不失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是作者积卅年心血写就的一部笔记体着作。 明 吕坤 着 -
宣室志
「宣室」之典故取自汉文帝曾在宣室召见贾谊问鬼神之事。多录仙佛鬼怪之事,深受佛家思想影响,往往宣扬因果报应等观念。 唐 张读 着 -
渔樵问对
通过渔樵对话来消解古今兴亡等厚重话题,着力论述天地万物、阴阳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奥妙和哲理。这本书通过樵子问、渔父答的方式,将天地、万物、人事、社会归之于易理,并加以诠释,目的是让樵者明白「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的道理。《渔樵问对》中的主角是渔父,所有的玄理都出自渔父之口,在书中,渔父已经成了「道」的化身。 北宋 邵雍 着 -
围炉夜话
全文由221条语录组成,与明朝洪应明《菜根谭》、陆绍珩《醉古堂剑扫》一起并称「处世三大奇书」。主题为「安身立命」,而后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事、持身立业、读书立志、安贫乐道、济世助人、持家教子、忠孝节义、为官执政等十多处来细讲人生哲理。 清 王永彬 着 -
洛阳牡丹记
汇录十余种宋代关于花卉果木等植物的谱录类典籍,对读者有扩大认知、启迪思维、陶治性情、增进修养的作用。 北宋 欧阳修 撰 -
林泉高致集
为北宋画家郭熙之子郭思收集其父的绘画理论,以及关于郭熙的一些事蹟,集结成书。 北宋 郭熙 着 -
平番始末
详述对土鲁番用兵始末及西番情事。 明 许进 撰 -
容斋续笔
《容斋随笔》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书未成而作者过世,故《五笔》仅十卷。 本书内容丰富,包含甚广,凡经史诸子、医卜星算、文学艺术、词章典故、宋代朝章典制轶事琐闻各方面,均有涉猎,具参考价值,并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南宋说部,终当以此为首焉。” 南宋 洪迈 着 -
北梦琐言
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包括朝野佚闻、士大夫言行等诸多史料。 后唐 孙光宪 撰 -
南部新书
又名《南郡新书》、《南部新语》。记唐至五代的轶闻旧事,记载广泛,举凡典章制度、节庆风俗、音乐百戏、朝章国典,百物谣谚等皆有收录。作者文笔生动有致,所记故事多被后人引为戏曲、诗文、小说典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此书「皆记唐时故事,间及五代,多录轶闻琐语,而朝章国典因革损益,亦杂载其中。故虽小说家言,而不似他书之侈谈迂怪。于考证尚有裨。」 北宋 钱易 撰 -
次柳氏旧闻
又名《明皇十七事》,记载玄宗朝遗事或传说。 唐 李德裕 撰 -
风俗通义
以考证历代名物制度、风俗、传闻为主,对两汉民间的风俗迷信、奇闻怪谈多有驳正。其文学价值也值得重视。书中一些涉及神鬼、人物的条目,初步具备了魏晋志怪、志人小说的特点。 东汉 应劭 撰 -
湘山野录
文莹,北宋着名僧人,历代书目和今传各本跋语或称其为“钱塘僧”,或称为“吴僧”;或称字“道温”,或称字“如晦”,但知其主要活动于仁宗、英宗、神宗年间。功于诗书,虽身处方外,却与欧阳修等名士显宦交往密切。另着有《玉壶清话》、《湘山续录》、《渚宫集》等书。本书为文言小说集。记叙五代至北宋熙宁间之朝野遗事,兼及志人志怪。记事简明生动,某些故事颇具寓意。 北宋 文莹 着 -
炎徼纪闻
又名《行边纪闻》,「炎徼」泛称岭南炎热,故名。卷一记载广西田阳土官岑勐等人的事蹟。卷二记载广西大藤峡一带少数民族起义及明朝政府镇压和安抚措施。卷三记载田琛等人的事蹟。卷四记载壮、苗、瑶、彝等民放的族源、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此外,还记载岭南、西南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是研究广西和岭南民族史的重要史料。 明 田汝成 着 -
中论
是一部政论性着作,系属子书,书凡二十篇,其意旨:「大都阐发义理,原本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故前史皆列之儒家。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 东汉 徐干 着 -
杜阳杂编
记载上起代宗广德元(763)年,下迄懿宗咸通十四(873)年之唐朝故实。其中颇有叙事平实而为《新唐书》、《资治通鉴》所取者,亦有杂技、珍宝、奇物等被《四库全书总目》斥为“类涉不经”者,但若善于利用,仍可资研究唐代文化艺术和中外交通。 唐 苏鹗 着 -
睽车志
宋代志怪小说集。书名由《易·睽卦》「载鬼一车之语」而来。所记鬼怪神异故事,皆发生于建炎、绍兴、乾道、淳熙年间,间或录有汴京旧闻。作者意在劝善惩恶。文字缘饰粗陈,叙述平实简率,然亦有故事完整、情节曲折的条目。 宋 郭彖 着 -
新语
陆贾升任太中大夫之后,时常向高帝称说《诗》、《书》,并劝高帝重文治、行仁仪、法先圣、高帝遂令其作书言秦失天下而汉得之故及古时成败诸国事、陆贾乃粗述存之徵,凡着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皆称好,左右呼万岁以庆贺,号其书为《新语》。 西汉 陆贾 着 -
独断
一本关于皇室对服饰等级的规定,以及对重要节日的释义和汉代历代皇帝更迭的始末和封谥的记述性资料。为后世研究汉史提供了有力考据。 东汉 蔡邕 着 -
龙城录
又名《河东先生龙城录》,主要记述隋唐时期帝王官吏丶文人士子丶市井人物的轶闻奇事。部份内容影响后世小说创作。 唐 柳宗元 撰 -
历代崇道记
历代崇道记历叙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崇奉道教的举措,于唐一代记叙尤译。作者身为道徒,于道教足迹多有夸扬,但于唐代帝王崇道举措,叙述较为翔实,对瞭解唐代道教流传兴盛状况,多可参考。 唐 杜光庭 着 -
南唐近事
郑文宝,生于后周,曾事南唐李后主,南唐亡后,作者留恋故国,记载南唐三代之君臣轶事。颇为可观。 宋 郑文宝 着 -
邯郸记
与《南柯记》、《牡丹亭》、《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故事讲述八仙之一吕洞宾于邯郸点化卢生,功名富贵不过是梦幻一场,卢生终于一梦醒觉,追随学仙。揭示了人生如梦、宠辱皆空的主题。 明 汤显祖 着 -
紫钗记
故事取材于唐人蒋防小说《霍小玉传》,演述李益与霍小玉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与《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为「临川四梦」。 明 汤显祖 着 -
南柯记
改编自唐传奇《南柯太守传》。叙说唐朝东平游侠淳于棼,梦成槐安国南柯郡太守。后与瑶芳公主成婚,晋为驸马。其间让民休养生息,政绩卓着,和公主生育五男二女。谁知公主瑶台被困,病重身死。淳于棼遭人诬陷,势去还朝,被流放夺官责令返乡,乘牛车出了槐安国。被紫衣使者唤醒后,回眸察看,却发现所谓槐安国只是个蚂蚁洞,顿悟万事皆空,世事无常的故事。与《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明 汤显祖 着 -
牡丹亭
原名《还魂记》,又名《杜丽娘慕色还魂记》,描写了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生死之恋。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明 汤显祖 着 -
瀛涯胜览
马欢将郑和下西洋时亲身经历的二十国的航路、海潮、地理、国王、政治、风土、人文、语言、文字、气候、物产、工艺、交易、货币和野生动植物等状况纪录下来,从永乐十四年(1416年)开始着书《瀛涯胜览》,经过35年修改和整理在景泰二年定稿。 明 马欢 着 -
蜗触蛮三国争地记
採用寓言形式,以蜗牛国喻中国、触国喻日本、蛮国喻俄国,影射1904年至1905年在中国领土发生的日俄战争,并描写了至光绪末年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庚子事变、日本限制中国留学生、反美华工禁约运动、立宪运动等等,最后蜗牛国富国强兵,打败触蛮二国,收復了被佔领土。 清 虫天逸史 着 -
慎子
《慎子》一书,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介绍说有「十二论」。徐广注释道:「今《慎子》,刘向所定,有四十一篇。」班固《汉书·艺文志》着录为四十二篇,宋代的《崇文总目》记为三十七篇。现存《慎子》只有七篇,即《威德》、《因循》、《民杂》、《德立》、《君人》、《知忠》、《君臣》。由此可见,《慎子》的佚失情况相当严重,大多。已经失传。 战国赵 慎到 着 -
申不害
战国郑 申不害 着 -
西湖佳话
以平话形式每卷讲述一个与西湖有关的人物故事。 清 古吴墨浪子 着 -
周髀算经
中国古代一本数学专业书籍,在中国唐代收入《算经十书》,并为《十经》的第一部。成书年代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认为是周公所作,也有人认为是在西汉末年写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天文曆算着作,也是中国流传至今最早的数学着作,是后世数学的源头,其算术化倾向决定中国数学发展的性质,历代数学家奉为经典。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天文演算法推步类。 佚名 -
海岛算经
原为《刘徽九章算术注》第九卷勾股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名为《九章重差图》,附于《刘徽九章算术注》之后作为第十章。唐代将《重差》从《九章》分离出来,单独成书,按第一题「今有望海岛」,取名为《海岛算经》,是《算经十书》之一。 三国魏 刘徽 着 -
剑侠奇中奇全传
敍述汉平帝时代郝鵉丶鲍刚丶马俊等除奸报国的故事,是清代较早的侠义小说。 清 佚名 -
快心编传奇三集
本书成于清顺治末或康熙间,为清代早期的一部着名世情小说。书中围绕着石、柳、凌、张四对青年人的恋情故事,对清初的社会生活,展开了广泛的、多层次的描写。举凡市并民俗、山寇匪盗、官场斗争、考场火场、寺院僧论、情爱相思、虔婆说嘴……皆尽入画,读来犹如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社会风俗图画。 清 天花才子 着 -
三峡传
-
孙子算经
《算经十书》之一 南北朝 佚名 -
邓析子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二十一段, 转辞篇十七段。 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係,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而转辞篇主要强调「缘身而责名,缘名而责形,缘形而责实,臣惧其重诛之至,于是不敢行其私矣」,也就是君王对官员的控制。《四库全书》将其归入子部法家类。 春秋 邓析 着 -
三门街前后传
清 朔雪寒 着 -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中国先秦战国末期的一部政治理论散文的彙编。其内容涉及甚广,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名、法、墨、农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是杂家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类书的起源。 战国 秦 吕不韦 编 -
大八义
《大八义》编创于清末,是为评书艺人口传的「道儿活」。据觚屑《评书续谈》称:始说《大八义》者为杨德茂。其纂弄者「乃为一日偶见八卦,因以其乾、坎、亘、震、巽、离、坤、兑加以支配」,塑造了「宝刀豪侠」宋士公、「神偷照不肖」赵华阳、「草上飞」苗云光、「水上漂」白胜公、「重瞳秀士」张文远、「震八方鬼剃头」陶玉春、「鑽天猴」阮洪芳、「彻地鼠」阮若芳八个主要人物,八人各占一卦,而八义的师父左云鹏即为八卦当中的黑白阴阳鱼,故称「金针八卦道长」。 清 杨德茂 着 -
柳非烟
陈栩(1879-1940)原名寿嵩,字昆叔,后改名栩,号蝶仙,别署天虚我生,浙江钱塘人,清贡生。1916年加入南社,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之一,其夫人朱氏,字小蝶及女翠娜,亦负文名。著译小说有《泪珠缘》、《柳非烟》、《郁金香》、《疗妒针》、《间谍生涯》、《杜宾侦探案》等。 清 陈栩 着 -
尹文子
《尹文子》是先秦名家学者尹文的哲学着作,全书一篇,分上下二卷,六千馀字,文体为语录体。书中主要是以尹文的形名理论为主轴,最后归于政治之道。思想是以名家为主,兼融了儒、道、墨、法诸家学说。在名家学术发展上,是继承了邓析之脉,开启公孙龙之学的承先启后之作。 战国齐 尹文 着 -
小八义
叙述北宋年间水浒梁山英雄后代的传奇故事。 清 半闲居士 着 -
金匮要略
《伤寒杂病论》因汉末之后历史上长年的战乱而隐佚,后晋代王叔和得《伤寒杂病论》稿而将伤寒部份独立成《伤寒论》一书。杂病部份未在当世流通。直到北宋仁宗时代,王洙于馆阁时偶然发现蠹简中有《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 后在与林亿等人所校订之宋版《伤寒论》比较核对下,朝臣将宋版《伤寒论》未有的「杂病」、「方剂」、「妇人病」部分单独取出,并引用其他医书为参考补足,而成《金匮要略》一书,凡二十篇。主要以病证作为分类,主治内伤杂病,依病名分类,列方处置。 东汉 张仲景 着 -
锋剑春秋
又名《后列国志》,《万仙斗法兴秦传》,《万仙斗法后列国志》,《后东周锋剑春秋》,中国神魔小说,作者清朝无名氏撰,或谓黄淦撰,与元朝《秦始皇平话》有关。描写神怪下凡相助秦始皇鲸吞六国,原先隐退的孙膑下山力挽狂澜拯救齐国,双方神怪布阵斗法的故事。 清 佚名 -
伤寒论
《伤寒论》,又名《伤寒杂病论》、《伤寒卒病论》,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理论联繫实际的中医临床着作。此书被认为是汉医学之内科学经典,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医家类。 因为历史因素,本书原貌不復可见,后世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分别流通。 东汉 张仲景 着 -
大明奇侠传
又名【云锺雁三闹太平庄全传】,叙述云、锺、雁三家英雄儿女的忠义侠勇故事。 清 佚名 -
笏山记
《笏山记》是清末长篇小说中的一部奇书,兼有侠义、言情、公案、战争、理想等类小说的成分,叙述一连串光怪陆离的故事。其情节主线是一位叫颜少青的才子如何建立笏山王国,成为笏山王。 清 蔡召华 着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着作,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此书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医家类。 西汉 刘向 编 -
金台全传
叙述金台打抱不平,行侠仗义,安邦定国的故事。本书由弹词《金台传》改写,情节曲折,风格粗犷。 清 佚名 -
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记载了从王莽(6年)起至汉献帝(189年)的183年历史。 南朝宋 范晔 着 -
风流配
叙述才子司马玄历经波折娶才女中探花之事。 内容与清顺治间啸花轩刊本话本集《人中画》中一篇《风流配》相同。 清 佚名 -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该书最初叫《幼学须知》,亦叫《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着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丘濬。至清嘉庆年间,由邹圣脉(字梧冈)作了增补注释,并更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 明 程登吉 着 -
十尾龟
清末年间,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清 陆士谔 着 -
盐铁论
《盐铁论》,中国西汉「盐铁会议」的记录,以对话体撰写,10卷60篇,作者桓宽。其中记载的是贤良文学(由地方推举的官员)与丞相、御史大夫(多数为名门子弟)之间的辩论。 《盐铁论》是了解西汉后期政治、经济、社会、思想、中央与地方对立情况的重要文献。王先谦认为,桓宽的文笔,可与西汉的禇少孙、严遵相比。 西汉 桓宽 着 -
越绝书
记述春秋吴、越两国的稗官野史,上起大禹治水,下迄两汉,旁及其他诸侯国,本书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东汉 吴平 撰 -
古今注
《古今注》是晋代崔豹作品。凡三卷,「是一部对古代和当时各类事物进行解说诠释的着作」 晋 崔豹 着 -
照世杯
全书四卷,各叙一篇故事,写事态人情之龌龊,缺少深刻的意蕴。具有话本小说的艺术风格,不同于俗套的才子佳人之作。 清 佚名 -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名着。由汉朝刘向编订,但其原作者不详。刘向因此书所记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溷战,纵横家为其君王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定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战国时代。 《战国策》为国别体,全书按东周国、西周国、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衞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三十三卷,约十二万字。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说客们言行,更包括了不少纵横家的政治策略与辩论技巧,也可说是合纵与连横的实战演习手册。本书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史部。 汉 刘向 编 -
国语
《国语》是中国国别史之祖,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史部杂史类。 相传为左丘明所作,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彙编而成。左丘明可能参与了其中的工作。 《国语》记录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之历史。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春秋 左丘明 着 -
霞笺记
是据明人同名 传奇改编。而传奇又采自明初陶辅(字廷弼)所着文言短篇小说集《花影集》中的〈心坚金石传〉。 佚名 -
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
敍述汉武帝时代柳絮、郝联丶鲍刚丶马俊四位好汉除奸报国的故事。 佚名 -
汉书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彷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东汉 班固 -
耳食录二编
清乐钧(1766~约1817),初名宫谱,字元淑,号莲裳,临川(今属江西)人。嘉庆六(1801)六年中举,时年卅六岁,后屡应进士试不第。“橐笔江湖,为诸侯客,鬱鬱不得志,竟侘傺以终”(张维屏《国朝诗人徵略》‧耳食录)。以诗文着称于世,事迹见《清史稿》、《清史列传》卷七十二等。另着有《青芝山馆诗文集》、《青芝山馆骈体文集》、《断水词》等。 文言小说集。所记之事“多出于儿女缠绵、仙鬼幽淼,间以里巷谐笑,助其波澜”(吴兰雪序),亦表达出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感叹与领悟。 本书模彷《聊斋誌异》体例,颇具可读性;所选题材及所用笔法亦对后来的《夜雨秋灯录》等小说有一定影响。 清 乐钧 着 -
先拨志始
文秉,字荪符,吴县人,大学士震孟之子。 《先拨志始》所记皆明末遗事。上卷起万曆讫天启四年。下卷起天启五年讫崇祯二年。如妖书,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以及魏忠贤乱政,崇祯钦定逆案之类,靡不详载。《自序》谓首纪国本,着门户之所由始也。终以逆案,着贞佞之所由判也。名曰《先拨志始》,所谓辨之于早也。 明 文秉 着 -
近思录
《近思录》由南宋学者朱熹和吕祖谦合编,选辑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语录而成书。 淳熙二年(1175年),吕祖谦从浙江到福建与朱熹会晤,两人在寒泉精舍相与读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着作,感其「广大闳博,若无津涯」,初学者不易把握其要义,于是精选622条,辑成《近思录》,共分14卷。「近思」二字取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朱熹取此书名的用意在于,把《近思录》当作学习四子着作的阶梯,四子着作又为学习《六经》的阶梯,以正「厌卑近而骛高远」之失。 南宋 朱熹 吕祖谦 编 -
新民公案
全书记郭青螺断案事,依案件性质,分欺昧、人命、谋害、劫盗、赖骗、伸冤、奸淫、霸占八类,每类含四至六则不等,每一案件先述事实经过,次载诉状,后录着者判语。 明 吴迁 着 -
中庸
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内文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丶《孟子》丶《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後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其主旨在於修养人性。其中关联及学习的方式(博学丶审问丶慎思丶明辨丶笃行),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丶父子丶夫妇丶昆弟(兄弟)丶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丶仁丶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而三字经云:「中不偏,庸不易。」 战国 儒家学者 -
风月梦
叙述常熟人陆书往扬州买妾,与袁猷等四人结为兄弟丶流连风月丶纵情挥霍,最终没有好下场的故事。 清 邗上蒙人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九卷,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天文演算法算书类。 《九章算术》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共九章,分为二百四十六题二百零二术,不但是汉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在中国和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古代数学的系统总结,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发展有了深远的影响。 东汉 佚名 -
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是战国后期思想家公孙龙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记载了《公孙龙子》14篇,现仅存6篇;其中第一篇《迹府》为后人记述的有关公孙龙的事迹生平,其余五篇则被公认为公孙龙的作品。其中《白马论》所提出的“白马非马”论,以及《坚白论》所提出的“离坚白”的两个命题,是公孙龙思想的精华。除去以上两篇,还有《指物论》(讨论事物的概念或名称与事物本身的关系)、《通变论》(讨论运动变化)以及《名实论》(讨论名与实) 战国 公孙龙 -
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徽宗年间开封城的景观,包括当时的城郭河流、大内诸司、街巷店肆、民风俗尚、市井游观、岁时物货。 北宋 孟元老 着 -
韩非子
是中国先秦时期法家代表思想家人物韩非的论著,为法家集大成的思想作品,为韩非对社会各种领域的思维,有系统的对政治策略立场主张的阐发,全面性政策设计表述和深度的对统治技术探究,内容充满批判与汲取先秦诸子多派的观点,因韩非就学于儒家的荀子,又推究老子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对《道德经》加以论注的思想著作,更是一部对各个法家流派集其大成的旷世钜作。 在政治上,《韩非子》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专制主义理论。目的为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在《史记》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始皇的重视。 在历史学上,使用了许多故事说明道理,是史书的重要参考来源,间接补遗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其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先秦 韩非 着 -
雪月梅
陈朗,字晓山(一说字苍明,号晓山),别号镜湖逸叟,浙江平湖人。 以岑秀与许雪姐丶王月娥丶何小梅四人爱情婚姻为线,描写英雄豪杰抗倭的侠义之举。 清 陈朗 着 -
鹖冠子
大多阐述道家思想,也有天学、宇宙论等方面的内容。《汉书·艺文志》著录一篇,列之于道家。 战国 佚名 -
潜夫论
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途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二十余篇,以讥当时得失。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论》 东汉 王符 着 -
春消息
叙述舒开先中状元、娶双妻的故事。 明 金木散人 着 -
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是中国古代记述孔子思想和生平的著作,其内容是自汉朝以前到汉朝早期不断编纂而成,后来王肃对其进行整理,凡二十七卷,现存十卷。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儒家类。 西汉 孔安国 -
法言
又名《扬子法言》, 《扬雄法言》, 《杨子法言》, 《杨雄法言》, 《法言》是中国西汉学者扬雄模拟《论语》的体裁写成。十三卷,内容是儒学传统思想。《问道》:“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扌追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君子》:“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晋朝李轨注,北宋司马光的集注。 西汉 扬雄 着 -
新序
《新序》,西汉刘向撰。原本三十卷,至北宋初仅存十卷。 采集舜、禹时代至汉代史事和传说,分类编纂,所记史事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颇有出入。 是一部以讽谏为政治目的的历史故事类编,为现存刘向所编撰的最早的一部作品。 西汉 刘向 撰 -
新书
是贾谊的政论文集,《汉书·艺文志》列入儒家。 集中反映了贾谊的政治经济思想,开篇即为著名的《过秦论》,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宗首》、《藩强》、《权重》等阐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大政》、《修政》等提出了利民安民的民本思想。 西汉 贾谊 着 -
罗织经
《罗织经》武则天自立周朝时期的著名大奸臣来俊臣撰写,是一部专门教人如何“罗织”罪状、陷害无辜的书籍。 相传与来俊臣齐名的酷吏周兴临死之际看过此书,自叹弗如甘愿受死,宰相狄仁杰阅罢此书,冷汗直冒,连女皇武则天看完此书,也叹道,“如此机心,朕未必过也”,近代学者柏杨在注疏《资治通鉴》时,也曾对此书做过这样的评价,“武周王朝在历史上出现短短十六年,对人类文化最大的贡献就是一部《罗织经》。” 武周 来俊臣 着 -
白虎通
《白虎通》,又称《白虎通义》、《白虎通德论》。 东汉汉章帝建初四年朝廷召开白虎观会议,由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在白虎观(洛阳北宫)陈述见解,“讲议五经异同”,意图弥合今、古文经学异同。汉章帝亲自裁决其经义奏议,会议结论作成“白虎议奏”。再由班固写成《白虎通义》一书,简称《白虎通》。全书共汇集43条名词解释。 《白虎通》是以今文经学为基础,初步实现了经学的统一。蔡邕曾获赐“白虎议奏”。清代陈立写有《白虎通疏证》。 东汉 班固 -
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为儒学经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学生及战国时期儒学学者的作品。西汉末,戴德将约同时代刘向收集的130篇综合简化,一共得85篇,称为大戴礼记;至隋、唐时期已散逸大半,现仅留传39篇。 西汉 戴德 -
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趣闻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属于今文经学著作。 汉 韩婴 着 -
说苑
又名《新苑》,为西汉人刘向所著杂事小说集,宋朝人曾巩校阅。全书共二十卷,收录了先秦到西汉期间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附有作者的评论,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和观念。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儒家类。 西汉 刘向 着 -
方言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西汉语言学家扬雄着,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著作。 《方言》全书十五卷,收录9000余字。今本仅十三卷,收11900多字。记录的词语地域范围广泛,东起东齐、海岱,西至秦、陇、凉州;北起燕、赵,南至九嶷、桂林;东北至朝鲜、洌水,西北至秦晋之北鄙;东南至吴、越、东瓯,西南至梁益、蜀汉,几乎概括了汉朝时整个国土。 西汉 杨雄 -
释名
《释名》是东汉刘熙(或又作刘熹)撰写的一部训诂专著,以探求词源为主要目的,以声训为主要手段,是汉语中第一部解释事物命名缘由的专书。 明朝郎奎金在将《释名》和《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编在一起统名之《五雅》时,为名称的谐调一致而改称《释名》为《逸雅》。 东汉 刘熙 着 -
鸡肋编
《鸡肋编》所记多唐宋年间轶事遗闻,共收三百余条笔记,谐谑有趣,记史实、名物、习俗,多有精到之处。例如柳宗元的名篇《捕蛇者说》记载蕲蛇有剧毒,“触草木,尽死”,庄绰在永州为地方官时也亲自前往观看,“采者置食竹筒中,作绳网以系其首,剖腹乃死。 北宋 庄绰 着 -
情变
吴跰人,名沃尧,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字跰人,广东南海佛山镇人。清同治五年四月十六日生(1866年5月29日)生于北京祖父寓所,三岁,祖父亡故,随父母奉丧南归。十七岁丧父,十八岁被生计所迫,至上海谋事。光绪廿三(1897)年至廿八年,主持上海各小报笔政。从光绪廿九年起,致力小说创作,进入其文学生涯的黄金时代。宣统二年九月十九日(1910年10月21日)卒于沪寓。 叙述性格刚强、武艺精绝的女主角寇阿南与青梅竹马秦白凤的爱情悲剧故事。未完待续。 本书系作者绝笔,仅书至第八回一半,第九回、第十回存目。 清 吴跰人 着 -
孤山再梦
题“渭滨笠夫编次,姑苏游客校集”。渭滨笠夫即王羌特,伏羌人,字冠卿,又号梦醒主人、惊梦主人,《伏羌县志》有传:“顺治四年选拔贡,考职通判,九年援顺宁府,十二年回京,三藩之乱随军赴荆州,在荆七年,六十六岁卒于军中。” 叙述江南姑苏书生钱雨林和同乡守财奴的女儿万宵娘之恋爱故事。钱与万相识后,由于意外的干扰,万宵娘一病身亡,钱雨林被迫离乡,后来中举得官,万还魂复生,二人结为夫妻。本书人物简单,语言通俗,情节离奇,颇受传奇《牡丹亭》、《孤山梦》影响。 本书首回,男主角于梦中受观音大士点明他与女主角是舒心谈与冯小青后身,而书名《孤山再梦》亦明显是《孤山梦》的再续。 清 王羌特 编次 -
葬书
风水典籍,相传是晋代郭璞所著。世传郭璞从河东郭公受《青囊中书》九卷,但并没说郭璞著有《葬书》,《宋志》载《葬书》原只一卷,疑似后人伪托之作,后由众人所增饰至二十篇。宋代蔡元定删定为八篇,元代吴澄又删定内篇、外篇、杂篇。《葬书》最早提出风水一词,“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有专家认为《葬书》风水之理来自《周易》。 晋 郭璞 着 -
传习录
儒家的重要著作之一,为明代大儒王守仁的讲学语录,由王守仁的学生徐爱、薛侃和钱德洪等收录编辑而成。《传习录》被认为是王守仁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其中关于“知行合一”、“慎独”、“致中和”等哲学思想有深入探讨。 明 王守仁 语录 -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历史文献,共有十卷,分四十篇。 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史部杂史类。 以君臣对答的方式,分类编撰贞观年间唐太宗和身边大臣魏征、王圭、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温彦博、刘洎、马周、戴胄、孔颖达、岑文本、姚思廉等四十五人的政论,方便后人参考前人经验,以古为镜,择善而从。 唐 吴兢 着 -
幽梦影
清初文学家张潮着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全文共219则。 张潮字山来,一字心斋,号仲子,自称三在道人,安徽省徽州府歙县人,生于清顺治八年(1650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六年,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 该书思想开阔,眼光独到,能从平淡无奇中发掘细微之美。主要讲述了修身养性、为人处世、风花雪月、山水园林、读书论文、世态人情等方面。在写作艺术与修辞手法上,则富于想像联想,善用比喻与排比、对偶等技巧。 清 张潮 着 -
菜根谭
揉合儒家中庸、释家出世和道家无为等思想,并结合自身经验,形塑为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则。 书名取自宋朝作家汪信民:“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 与明朝陈继儒《小窗幽记》和清朝王永彬《围炉夜话》一起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明 洪应明 着 -
鬼谷子
又名《捭阖策》,相传是战国时代鬼谷子所著,最早见于明朝嘉靖乙已钞本,内容主要论述外交游说的技巧。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杂家类。 战国 鬼谷子 着 -
列子
又名《冲虚经》、《冲虚真经》,是道家重要典籍,由郑人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中较为人熟悉的包括“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亡鈇者(亡鈇意邻)”、“歧路亡羊”等。书中许多寓言都带有足以警世的教训,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唐代时,《冲虚真经》与《道德经》、《庄子》、《文子》并列为道教四部经典。 春秋战国 列御寇 -
合浦珠
敍述钱兰与珠娘的婚姻故事。 清 槜李烟水散人 编 -
九云记
敍述杨少游建功立业的一生,以及同郑琼贝、秦彩凤、桂蟾月等八位佳人的爱情婚姻故事。 佚名 -
两交婚小传
敍述甘家兄妹与辛家姐弟间交相成婚的曲折故事;为作者续《平山冷燕》之作。小说情节类似《赛红丝》,但突出了女性角色的智慧,尤其是妓女黎青的才美智,远胜他人,读来脍炙人口。 清 天花藏主人 着 -
麟儿报
叙述廉清娶幸昭华、毛小燕为妻的故事。 清 天花藏主人 -
谷梁传
《谷梁传》是《春秋谷梁传》的简称,是一部对《春秋》的注解,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春秋时鲁国人谷梁子,谷梁子将它写记录下来,学者认为此书原本是口头传授,其成书时间是在汉朝,由学派门人集结而成。 春秋 谷梁子 着 -
水石缘
李春荣,字芳普,号棣园,原籍陇西,寄籍浙江绍兴,本书自序言及身世。敍述石莲峰与水盈盈等人的爱恋婚姻故事,并写石莲峰与同窗友人志同道合患难相助的友谊。文字简洁流畅,颇有意趣。 清 李春荣 -
铁花仙史
敍述王儒珍等三位才子与蔡若兰等四位佳人不同性格不同际遇的故事。王儒珍和蔡若兰在襁褓之时便由父母约为婚姻。后王家衰落,王儒珍考科举又屡遭失败,蔡若兰之父便为女儿另选高门。王儒珍的同窗好友陈秋麟当时已中解元,闻此讯忙托人向蔡家求婚,打算迎亲时让给王儒珍;不料蔡若兰逃婚出走,为钱塘知县苏诚斋收养。数年之后,蔡若兰之父晚年孤寂,深悔当年退婚之事,便认王儒珍为义子,并为其娶苏诚斋之女。王儒珍在岳父家见到蔡若兰的旧婢,方知苏诚斋的养女就是蔡若兰,又娶了蔡若兰。 清 云封山人 编 -
戏中戏
本书为《比目鱼》的上部。叙述谭楚玉和刘藐姑夫妻偕亡守节的故事。 清 佚名 -
梦中缘
小说意在宣扬“一夫数美”,格调不高,而于明末社会人情世态,刻画逼真生动,颇有可取。 清 李修行 着 -
英云梦传
又名《英云梦三生姻缘》,书名是取三位主角姓名中的一字组成。 清 震泽九容楼主人松云氏 撰 -
驻春园
敍述黄玠与曾浣雪丶吴绿筠的爱情故事。文笔清新。 清 吴航野客 编 -
情梦柝
敍述胡楚卿与沈若素丶秦惠卿三人,吴子刚与衾儿的婚姻,及男主角看破世情,归隠山林的故事。 清 蕙水安阳酒民 着 -
公羊传
《公羊传》,为中国古代经书之一。据说作者是战国齐人公羊高,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注释《春秋》。“春秋三传”之一。 战国 公羊高 -
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春秋 左丘明 -
六祖坛经
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 唐 六祖惠能 -
金刚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为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最多人日常早晚课所诵持的经典。 佛教典籍 -
难经
中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难经》书名的含义,有二种解释:以难字作为问难,另以难字做为难易来解读。难,读音为“ㄋㄢˋ”。《难经》是阐发《黄帝内经》的疑难和要旨的第一部书。后世将其列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战国 扁鹊 着 -
墨子
由墨子和各代门徒逐渐增补而成,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其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经》或《墨辩》,着重阐述认识论和逻辑学。 战国 墨子 着 -
庄子
也称为《南华真经》或《南华经》。道教中奉《庄子》为经典,一般认为是集合了庄子及庄学后人的篇章,整理而成,分为内篇、外篇与杂篇。 战国 庄周 着 -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是中国有史以来最精密的批评的书,“体大而虑周”,全书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反对不切实用的浮靡文风;一个是主张实用的“攡文必在纬军国”之落实文风。刘勰把全部的书都当成文学书来看,所以本书的立论极为广泛。 南朝梁 刘勰 -
陶渊明集
《陶渊明集》,梁昭明太子萧统搜集陶渊明遗世作品,编为《陶渊明集》七卷,录一卷,并为之作:《陶渊明传》、《陶渊明集序》。 东晋 陶渊明 着 -
曹子建集
《曹子建集》是中国三国时期曹植的文集,共十卷。其中卷一至卷四为赋,卷五为诗,卷六为乐府,卷七为颂、赞、铭,卷八为章、表、令,卷九为文、咏、序、书、诔、哀辞,卷十为论、说。据《四库全书提要》的统计,共有赋四十四篇、诗七十四篇、杂文九十二篇。 三国 曹植 着 -
楚辞
战国末叶至西汉初期流行于楚地诗歌集。刘向编辑成集,共16卷,刘向编成《楚辞》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17篇 汉 刘向、王逸 编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一书乃清吴楚材、吴调侯所选辑之,最初刊行于清康熙三十四年。上自先秦,下迄明代,分为十二卷,共计二百二十二篇。 所录者,以左传、国语、战国策、礼记、及史记之文较多;两汉诏策书表点缀其间;而以唐宋八大家之文为主,占三分之一强;明文续其末,均为古籍中精华及名家之代表作。 清 吴楚材、吴调侯 -
易经
由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经的内容最早只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传,始为哲理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亦称为羲经、周易。 西周 儒家经典书籍 -
人间乐
天花藏主人,明末清初人,生平不详。其编、订、着、述、序的小说尚有 济公活佛传奇录、幻中真、金云翘传、玉支玑、玉娇梨、两交婚、定情人、飞花咏、赛红丝、锦疑团、画图缘、鸳鸯媒、麟儿报、平山冷燕、梁武帝西来演义等。 本书叙述许绣虎、居宜男才子佳人之故事。 天花藏主人 -
玉娇梨
敍述苏友白娶白红玉丶卢梦梨姑舅姐妹二人的故事。本书于1921年时译成德文,后又有英文丶俄文丶法文版,在欧洲颇有影响。 清 天花藏主人 -
赛红丝
敍述宋、裴两家子女交相成婚的曲折故事。此书虽属才子佳人之作,但故事情节完全超脱俗套,文章清新可读。 清 佚名 -
梅兰佳话
敍述梅雪香与兰漪漪丶桂蕊的爱情婚姻故事。 清 曹梧冈 着 -
终须梦
敍述康梦鹤与蔡平娘的爱情故事。后两卷已佚,仅存回目。 清 弥坚堂主人 编次 -
蕉叶帕
敍述南宋高宗年间书生龙骧受狐仙之助,娶得胡若妺并建功立业的故事。 清 佚名 -
美人书
徐震,字秋涛,号烟水散人、烟水山人、鸳湖烟水散人,或谓即是天花藏主人,明末清初槜李(今浙江嘉兴)人,生平不详。 记叙明万历以来十二位薄命才女的故事。内容文白夹杂,诗词甚多,应是抄辑改述前人著作而成。 清 徐震 着 -
吴江雪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4卷,20回。题佩蘅子撰。郑振铎等前辈认为是明代作品,列为最早的才子佳人小说。今人考证是清代作品。小说写苏州秀才江潮与才女吴媛遇合的故事。江潮到支硎山还原,与吴媛一见钟情。在雪婆的帮助下,二人暗换信物并赠诗而别。后来有小人丘石公从中破坏,被雪婆与吴媛识破;尚书公子与平远侯公子求婚,也被雪婆与吴媛力争辞却。几经磨难之后,江潮得中探花,又辞却天子赐婚,归娶吴媛。雪婆则在二人成婚之后洒然相别而去。《吴江雪》的书名是连缀吴媛、江潮、雪婆三人姓名而成。小说所塑造的侠心义胆、助人为乐的媒婆——雪婆的形象新颖别致,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明末清初 佩蘅子 撰 -
比目鱼
前部为小说《戏中戏》故事,接续自谭丶刘二人殉情写起,二人投水后,得神灵护佑,继有莫翁相助,夫妻团圆,最终安享天年。由传奇《比目鱼》改编而成。 清 佚名 -
飞花咏
序署“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天花藏主人,明末清初人,生平不详。其编、订、着、述、序的小说尚有《济公活佛传奇录》、《幻中真》、《金云翘传》、《玉支玑》、《玉娇梨》、《两交婚》、《定情人》、《人间乐》、《赛红丝》、《锦疑团》、《画图缘》、《鸳鸯媒》、《麟儿报》、《平山冷燕》、《梁武帝西来演义》等。本书敍述昌谷与端容居二人曲折离奇丶重续姻缘的故事。 清 天花藏主人 着 -
巧联珠
四卷十五回,题“烟霞逸士编次”,序中又称其为“烟霞散人”。据考,此作者当为刘璋。同治《深泽县志·名宦传》载,刘璋字于堂,号介符,别号烟霞散人、樵云山人,山西太原人。大约生于康熙六年(1667),康熙三十五年中举,雍正元年(1723)任深泽县令,任四年,被解职。所作小说尚有《凤凰池》、《飞花艳想》、《斩鬼传》等。 清 刘璋 -
宛如约
叙述赵宛子、赵如子二佳人主动选择才子司空约为婿的故事。作者描写了女主角的私出择偶与细腻的内心活动,为本书特点。 佚名 -
三国志
西晋陈寿着,六十五卷,南朝宋裴松之注。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 晋 陈寿 -
谐铎
书名意思就是寓劝戒于嬉笑言谈之中。为文言短篇小说,记载鬼狐故事及奇闻轶事,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现实。 清 沈起凤 着 -
因话录
唐代志人笔记小说,分为五部分:卷一宫部为君,记帝王及后妃生活;卷二、卷三商部为臣,记公卿琐事;卷四角部为人,记未仕平民故事;卷五征部为事,多记典故,并附谐戏;卷六羽部为物,记见闻杂事。 作者是唐德宗时宰相赵儒的侄孙,多识朝廷典故,所记多为第一手材料。《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书“虽体近小说,而往往足与史传相参”。书中故事篇幅虽短,但言约旨远,耐人咀嚼。 唐 赵璘 着 -
继世纪闻
明代史料笔记,专记明武帝正德(1506~1521)一朝见闻,所记诸事多为作者亲历,可与正史相比照,有极高史料价值。 作者成书于明世宗嘉靖(1522~1566)初年。内容翔实可靠,为后人提供了许多有关这时期朝政、吏治、边疆等的资料。 明 陈洪谟 着 -
万历野获编
明代笔记集。记载嘉靖、万历年间,作者耳闻目睹之朝野政务、文人行事、市井风俗、逸闻琐事等。内容丰富,翔实可靠,为现存明人笔记中的上乘之作。 明 沈德符 着 -
唐阙史
唐代笔记小说集。据作者自序,本书成于僖宗中和四(884)年,乃多年积累的记述编次而成。主要记载唐代的遗闻轶事,过半为神怪奇异之谈,文字艰涩,体近传奇。一些故事尚有史料价值,例如《杜舍人牧湖州》条,为杜牧寻春故事的最早记载;《李可及戏三教》条,是重要的戏剧史料。 唐 高彦休 着 -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书未成而作者过世,故《五笔》仅十卷。 本书内容丰富,包含甚广,凡经史诸子、医卜星算、文学艺术、词章典故、宋代朝章典制轶事琐闻各方面,均有涉猎,具参考价值,并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南宋说部,终当以此为首焉。” 宋 洪迈 着 -
青箱杂记
记叙五代以来朝野杂事、诗话及掌故。许多故事颇富谈资。卷九详记作莲花漏之法,为科技史的珍贵资料。 宋 吴处厚 着 -
陶庵梦忆
作者在明亡后,以著述追念故国与昔日生活,流露出对清朝统治的不满。本书对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人情均有所反映,不论是记事、抒情、写景等,均短小活泼,饶富诗意,甚至带一些感伤的情绪。 明 张岱 着 -
顺宗实录
按时序记述唐顺宗李诵在位8个月(805)间事迹,并上溯李诵在藩邸情况、下延死后葬于丰陵,共计一万二千五百余字,内容超过《旧唐书·顺宗纪》三倍以上,两《唐书》、《资治通鉴》记述此段史事时多取材此书。 唐朝实录除本书外均已失传,此书因系韩愈所撰,尚保存在《昌黎先生文集》所附《外集》中,与《大唐创业起居注》同为极珍贵的历史文献。 唐 韩愈 着 -
庚巳编
明代志怪、传奇小说集。记载明代之奇闻异事、因果报应等故事,篇幅长短不一,笔法繁简有别,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后代小说戏曲或有取材于本书者。 明 陆粲 着 -
清波杂志
记载北宋徽、钦两朝和南宋高、孝、光三朝的朝野掌故与名人轶事,保留不少宋人的佚文、佚诗和佚词,也记载了当时一些典章制度与风俗物产等。 本书对研究宋代历史、社会、思想和文化很有参考价值。 北宋 周煇 着 -
治世余闻
专记明孝宗弘治(1488~1505)一朝见闻,“上篇事关朝庙,下篇则臣下事也”。 作者成书于明正德十六(辛巳,1521)年,内容翔实可靠,为后人提供了许多有关这时期朝政、吏治、边疆等的资料。 明 陈洪谟 着 -
林间录
本书为寂音尊者觉范慧洪禅师语录,内容系慧洪与林间胜士抵掌清谈有关尊宿之高行、丛林中各种遗训、诸佛菩萨之微旨及贤士大夫之余论等之语要共三百余篇。自古即于禅林中广为流传,为参禅学道指南。 宋 慧洪禅师 着 -
跨天虹
拟话本小说集。卷三大致写陆友生与大乔的姻缘奇事;卷四写嘉靖时道士化虎后,成就金郭二人婚姻之事;卷五写元代柳春娘勾结姘夫静空和尚谋害亲夫一事。 情节曲折离奇,而作者敍述头头是道,条理清晰,不亚于同时代其他话本小说。 清 艾衲老人 着 -
连城璧外编
清代话本小说集。以喜剧笔法,敍述一段段市井间的俗人趣事。构思创新巧妙,情节出奇不意。 清 李渔 着 -
连城璧
清代话本小说集。以喜剧笔法,敍述一段段市井间的俗人趣事。构思创新巧妙,情节出奇不意。 清 李渔 着 -
娱目醒心编
清代拟话本小说集。叙述作者家乡昆山一带明朝至清初的轶闻故事,亦有袭取自他书者。内容大抵有关忠孝节义、因果报应等。每卷一题,演一故事,每卷又分二三回不等。本书内容平庸,叙述无文采,惟卷五所记廷杖情形为他书中少见,可资异闻。 清 杜纲 着 -
剪灯新话
原书为明代文言小说集。作者生逢元明之际,对战乱灾祸与社会黑暗感触良深,故撰文成篇,暗喻时事。本书上承唐宋传奇,对明代文言小说有深远影响,据此改编的古典戏曲有十种左右,《拍案惊奇》一书有三篇据此改写而成。早在明代中叶,本书即流传至朝鲜丶日本丶越南,影响当地文学。 明 瞿佑 着 -
天凑巧
原书牌记已残,为拟话本小说集,清初刊本,每回演一故事,三回各以三字标题。 明 罗浮散客 -
贪欣误
明代拟话本小说集。六回六个故事,多因果报应之事,为劝世之作。 明 罗浮散客 着 -
剪灯余话
原书为明代文言小说集。书中灵怪、幽冥各篇,系作者借古人之口而议论古今政事。与《剪灯新话》同样对明代文言小说有深远影响,据此改编的话本、戏曲、传奇不少。 明 李祯 着 -
玄怪录
唐人传奇小说代表作。记叙南朝梁至唐大和年间神奇鬼怪之事。作者想像瑰丽奇特,情节设计诡谲精妙,文辞叙述生动幽默。 本书对后世诗词戏曲小说创作产生很大影响。《河东记》、《宣室志》、《续玄怪录》等书为其继作。在传奇小说史上,与《聊斋志异》前后辉映。 唐 牛僧孺 -
林公案
敍述清末爱国民族英雄林则徐一生办案的故事。本书情节符合林则徐的生平事迹,并以三分之一篇幅描述禁毁鸦片的经过。 清 佚名 -
章台柳
《章台柳》,中篇小说,清人作,然姓名已不可考,有清醉月楼刊本,四卷十六回,有回目。原系民国时期齐如山先生旧藏,今存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考其文笔辞藻,当为清初作品。 《章台柳》情节本唐代许尧佐传奇小说《柳氏传》,叙述:唐天宝间秀才韩翊流寓京师,与李王孙交为莫逆。李蓄妓柳氏,人称“章台柳”。韩柳二人互相爱慕,李遂将 万贯家资与柳氏悉赠韩翊,自己前往华山学道。韩应试中探花,因安禄山反,别柳氏赴侯希夷节度使处任参军。番将沙咤利恃平反有功强抢柳氏,柳拒不从。郭子仪 军收两京,韩翊还长安寻柳不遇。青州勇将许俊许虞侯感韩柳诚挚之爱,纵马抢回柳氏,遂使韩柳夫妻团圆。 清 佚名 -
六月霜
本书改编自光绪末年嬴宗季女所著传奇《六月霜》,描写晚清鉴湖女侠秋瑾生平及慷慨就义事。 小说中大量引用了秋瑾诗文,并以记实笔法描写了当时官场的腐败状况。书名“六月霜”,是由唐代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典故而来。 清 许俊铨 -
五虎平南
为《五虎平西》的续书,敍述狄青等五虎将南征平叛的故事。 清 李雨堂 -
商君书
《商君书》,又称《商子》,为中国战国法家人物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商君书》侧重记载法家商鞅辅佐秦孝公时进行革新变法、重农重战、重刑厚赏、反斥儒家言论,主要反映了战国法家的政治思想。在《汉书》中录有二十九篇,但现在仅存二十四篇(另有两篇有目无文)。其中有些篇所述史实在商鞅死后,说明不是商鞅本人所作,但书中保留了商鞅法家思想遗著,并记录了商鞅的言行,约为战国末年商鞅后学编成。 战国 商鞅 着 -
永庆升平后传
《永庆升平全传》,是清代的一部白话长篇侠义小说,古典公案侠义小说的代表作品,分前传(九十七回)和后传(一百回)。小说以清朝初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局稳定为历史背景,以清朝初期镇压天地会八卦教的武装起义为主线,宣扬了康熙皇帝的圣明及清王朝的“圣明”和“强盛”,儆惩人民不得“叛逆作乱”,使封建统治长治久安“永庆升平”,以达到“警愚劝善,感化人心”的目的。 清 郭广瑞 -
永庆升平前传
《永庆升平全传》,是清代的一部白话长篇侠义小说,古典公案侠义小说的代表作品,分前传(九十七回)和后传(一百回)。小说以清朝初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局稳定为历史背景,以清朝初期镇压天地会八卦教的武装起义为主线,宣扬了康熙皇帝的圣明及清王朝的“圣明”和“强盛”,儆惩人民不得“叛逆作乱”,使封建统治长治久安“永庆升平”,以达到“警愚劝善,感化人心”的目的。 清 郭广瑞 -
粉妆楼
又名《续说唐志传粉妆楼全传》、《粉妆楼全传》,是清代中叶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 敍述唐代开国功臣的后人联合忠义之士,惩奸除佞丶重整朝纲的故事;主要描写唐代开国功臣之后与奸相沈谦的斗争,并穿插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对后世的戏曲颇有影响。 复仇的主线与爱情的副线相互交织,而大故事中套着小故事,小故事又引出大故事的构思,也使得作品情节环环相扣,波澜横出,扣人心弦。再加上风格朴实粗犷、语言明白晓畅等民间说唱艺术特色,更能吸引一般大众。 清 竹溪山人 着 -
说呼全传
又名《说呼》、《呼家将》、《呼家后代全传》、《金鞭记》,是一部中国古典通俗小说,全书共四十回。作者名已佚。目前保存版本为清代乾隆年间的金阊书业堂刊本。《说呼》以描写北宋名将呼延赞后人呼延得模一门英杰,于宋仁宗时代与国戚庞氏家族之间的抗争为故事主线。 《说呼全传》讲述北宋开国功臣呼延赞之子呼延得模因受奸臣所害,招来满门抄斩的冤屈之祸。其子呼延守勇及时逃走得存,于是孤身上路找寻因远在太华而未受屠戳的兄弟呼延守信。然而呼延守勇一直被庞家追杀,幸得包拯、名将王贵后人王汝南等人相助,远赴新唐国避祸,幸免于难,并徐图报复。后来守勇之子呼延庆长大成才,巧遇守信后人呼延豹及呼延龙。呼家将重聚后,向八王爷赵德芳求助,辗转雪冤。最后在宋仁宗的旨意下,呼延家族斩杀庞集,成功复仇,奸人得锄,呼延家名声亦得以重振。 佚名 -
快士传
徐述夔,原名赓雅,字孝文,江苏东台人,约生于康熙中叶,卒于乾隆二十八年或前一年。乾隆三年举人,后官知县。所著《一柱楼诗》等,多有系怀前明、诋讥满清语,故酿成诗案文字狱,至乾隆四十三年诗案发时,死后仍遭剖棺戮尸之祸,生平所著亦遭禁毁,其孙食田丶食书皆谕罪。 全书十六卷,即十六回,有清代刊本,书署“五色石主人编”。本书写主人公书生董闻的遭遇,有文字狱之祸,竟与作者自己后来的灾祸暗合,可谓奇事。书中写出了科举落榜文人的种种心态,表现出作者的一定胆识。同时,本书情节复杂,结构严谨,语言也较流畅,堪称佳作。 清 徐述夔 着 -
五虎征西
本书是《杨家将演义》的分支。与《万花楼演义》同脉络,但情节内容自成首尾,敍述宋仁宗命狄青等五虎将征西的故事。不少戏曲剧目取材于此。 清 李雨堂 -
轰天雷
本书写近代史上奇人沈北山事。光绪二十五(1899)年,常熟名士沈北山冒死上疏请西太后交出政权,杀荣禄、刚毅、李莲英三凶。 清 孙希孟 着 -
木兰奇女传
全名《忠孝勇烈木兰传》,又名《忠孝勇烈奇女传》,四卷三十二回,有清代刊本。书中不题撰人。本书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和有关史书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敷衍创作而成的。其中,有的人物和情节还受到了唐代、明代传奇的影响与启发。书中写木兰从军十二载,转战千里,备觉艰辛,后因屡建奇功而被封为将军。然最后竟蒙冤涉进武则天乱国案中,不得已剖心自杀以表对朝廷的忠诚,结局惨烈异常。木兰从军的故事早已流传古今,家喻户晓。本书将这一故事加以细致描写,情节更为具体。同时,书中指称木兰姓朱,家住黄陂,也是有一定根据的。明代人焦竑曾考证黄陂古为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等。另外,《黄陂县志》中有《木兰传》一篇,内容与本书基本相同。 佚名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又名《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武穆王演义》、《大宋中兴岳王传》、《武穆精忠传》、《宋精忠传》、《岳武穆王精忠传》、《岳鄂武穆王精忠传》、《精忠传》。 写岳飞出身,立志精忠报国,驰骋沙场,身先士卒,骁勇无比,卒被秦桧陷害,死后显灵,秦桧冥司遭报、以告慰岳飞忠魂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善良的愿望。此书结构完整,编年记事详实,对后世有关岳飞题材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深远。 熊大木 -
镜花缘
《镜花缘》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全书一百回,由清代李汝珍创作。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 清 李汝珍 着 -
东汉秘史
自王莽出身起,叙述东汉十二帝的更替,着重光武中兴的故事。本书依《全汉志传》、《两汉开国中兴传志》的架构,稍作补充。 明 谢诏 编 -
铁冠图全传
铁冠图全传(又名《铁冠图》丶《忠烈奇书》丶《崇祯惨史》)简介编辑明末,李自成在陕西米脂县起义,知县边大绶掘其祖坟。义军屡败官兵,但一度为孙传庭所败,后转攻山西,巡抚蔡懋德与宁武关守将周遇吉顽抗。周遇吉兵败,被乱箭射死,义军直逼京城,文武百官畏怯避战,太监杜勋私降,崇祯帝自缢煤山。起义军进城后荒淫贪婪,刘宗敏强占陈圆圆,三桂搬清兵入关,李自成兵败。隐匿九龙山,被村民诱杀。崇祯帝与殉节忠臣皆升仙界。 清 松滋山人 编 -
辽海丹忠录
以明万历十七(1589)年至崇祯三年间明朝与后金政权在辽东的战事为背景,敍述毛文龙的一生。本书按史书纪年体例撰写,颇具史料价值。 明 陆人龙 着 -
洪秀全演义
又名《洪豪杰传》、《太平天国演义》、《洪秀全》。 作者黄世仲,即黄小配,号棣荪,别署禺山世次郎丶世次郎丶嵎次郎,又号黄帝嫡裔丶世界一个人等。广东番禺人。少颖悟,家贫好学,以居乡不得志,弱冠即赴南洋谋生。参与革命党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后,任广东民团局长。1912年春,被军阀陈炯明以“侵呑军饷”罪名杀害。其小说著作丰富,大多暴露清廷腐败,鼓吹民族民主革命。 本书叙述从洪秀全等酝酿推翻清廷起至李秀成击溃清军江南大营为止的太平天国故事,然多与史实相悖。情节布局颇受《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影响。 清 黄世仲 着 -
海角遗编
敍述清兵南下进功常熟,福山邑绅严栻及宋奎光等人举兵抗清事。记录明末常熟福山陷落前后官民抗清的悲壮史实以及明清易代中百姓屈辱悲惨的遭遇,隐寓褒贬,以昭示后人。全书旨在记录史实,没有贯串人物和完整情节,性质接近史书。作者爱憎强烈,文笔练达,富于讽刺意味。全书无固定主角,全依事情发生先后记述,不加藻饰。 清 七峰樵道人 着 -
飞跎全传
敍述石信求取仙方,拜师学艺,学成后下山投军出战,与蛮兵斗法,最后三教和解,天下太平的故事。全书记扬州风土人情,以新奇市语,博读者一笑。“飞跎”为扬州土语,焦循《易余龠录》卷十八云:“凡人以虚语欺人者,谓之跳跎子;其巧甚虚甚者,则为飞跎。” 清 邹必显 着 -
醒世姻缘传
长达一百多万字,描冤冤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主角晁源射杀仙狐,又逼死妻子计氏,因果报应,仙狐死后化生为薛素姐,凌虐晁源死后托生的狄希陈,报冤雪恨,最后经高僧胡无翳点化,念《金刚经》一万遍,才消除冤业。书中的特点是人物的性格鲜明,对话大量运用山东方言,语言酣畅,多插科打诨,部分故事情节暴露了现实政治的黑暗腐朽。 清 西周生 着 -
痴人说梦记
以清末维新变法至庚子事变年间之时局为背景,叙述贾希仙、宁孙谋、魏淡然、黎浪夫等有志于复兴中国的青年所走的不同道路。 作者以宁孙谋、魏淡然影射康有为、梁启超,以黎浪夫影射孙中山,并以虚构的主角贾希仙的最终成功,反映出作者的理想。 清 旅生 着 -
斩鬼传
敍述钟馗斩鬼的故事。本书汇集整理了历代关于钟馗的民间传说,并对中国其后的讽刺小说,产生深远影响。 清 刘璋 着 -
明月台
烟水散人,翁桂,字凝香,洞庭东山人。作者以裴既寿丶甘百善一反一正角色的故事,诉求本书主旨:逆子絶天伦,佳儿金榜登。 清 翁桂 编 -
风流悟
明末清初小说集。所敍皆男女情事,褒善斥恶,劝人醒悟。 清 坐花散人 编 -
凤凰池
又名《续四才子书》,敍述云剑丶水湄二才子与文若霞丶章湘兰二佳人的故事。小说有意模仿四才子书《平山冷燕》,故名之《续四才子书》。 清 刘璋 着 -
平山冷燕
主要描写“先朝”隆盛时,才子才女(平如衡、山黛、冷绛雪、燕白颔)才华出众,深得皇帝赏识,最后双双成亲的故事。本书为天花藏主人继《玉娇梨》后的作品,有《玉尺楼》传奇演其事,并流传至欧洲,颇具影响。 清 天花藏主人 -
三教偶拈
分别为儒、释、道三教的一个代表人物作传。本书可见作者思想渊源及日后创作之由来。 明 冯梦龙 -
春秋繁露
“繁露”代表聨贯现象。“春秋”为事情、命名等各样的解说。《春秋繁露》大力宣扬“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当中内容包括楚庄王、竹林、考功名、通国身、三代改制、官制象天、尧舜汤武、服制、王道通、天容、天辨在、隂阳位、郊祀等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六·附录易纬·案语》称《春秋繁露》是纬书:“盖秦汉以来,去圣日远,儒者推阐论说,各自成书,与经原不相比附,如伏生《尚书大传》、董仲舒《春秋》阴阳,核其文体,即是纬书,特以显有主名,不能托诸孔子。” 汉 董仲舒 撰 -
荀子
《荀子》全书共三十篇,今存《劝学篇》、《修身篇》及《成相篇》、《赋篇》等三十二篇。有唐杨倞注、清王先谦集解。此书本儒家崇礼、正名之说而主性恶,为先秦重要的哲学思想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成相篇》是以民歌形式写成,共有五十六段,每段采三、三、七、十一的句式,有说有唱,文字通俗易懂,刘师培在《论文偶记》中说:“观荀卿作《成相篇》,已近赋体,而其考列往迹,阐明事理,已开后世之联珠。”。《赋篇》包括五篇短赋,是一种散文的赋体,常在中国文学史中被提及,被学者认为是中国辞赋文体的来源之一。 战国 荀况 着 -
孝经
孝经是儒家讲授孝道的书,全书一千八百多字,篇幅虽小但依然为一独立的经书,为十三经之一。此书为孔子为曾子叙述孝道之书,因为本书记叙孔子之言行理论,故本书可列入礼记,但由于儒家重视孝道故单独提出为一书,由此可见儒家对孝道的重视程度。 儒家经典书籍 -
尔雅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是近正的意思;“雅”是“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 《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 秦汉 佚名 -
仪礼
《仪礼》古称礼古经,为十三经之一,现存十七篇,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最初,五经中的《礼(礼经)》即为《仪礼》,在唐代时礼为《小戴礼记》,后来才逐渐地转变成现今十三经中的《三礼》。今《仪礼》所存文本为今文本。 先秦 佚名 -
周礼
《周礼》又称《周官》或者《周官经》,相传为周公所作。通过介绍周代的官制,描绘出古代儒家对理想社会的总构思,是中国第一部记载国家政权组织机构及其职能的书籍。内容六篇分载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记古代理想官制,其中冬官经秦火已亡佚,由《考工记》补足,大而至于政治、军事,小而至于衣冠、陈设,无不有义。为十三经之一。 西周 周公 着 -
诗经
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本名叫《诗》,汉代起列为儒家之经典并列于官学,宋时定名为《诗经》。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诗》最早有三千篇,孔子将其加以重编,删除重复、并取其符合礼义教化者,仅留约三百零五篇,故有《诗三百》之名。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儒家典籍 -
尚书
《尚书》是儒家经书之一,是一部先秦文献汇编,内容以上古及夏、商、西周君臣讲话记录为主。为十三经之一。 先秦儒家文献 -
礼记
《礼记》,儒学经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学生及战国时期儒学学者的作品。汉朝学者戴德将汉初刘向收集的130篇综合简化,一共得85篇,称为《大戴礼记》,后来其侄戴圣又将“大戴礼记”简化删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一共49篇,称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至隋、唐时期已散逸大半,现仅留传39篇,而“小戴礼记”则成为今日通行的《礼记》。 《礼记》全书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饶具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礼记》不仅是一部描写规章制度的书,也是一部关于仁义道德的教科书。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大学》、《中庸》、《礼运》(首段)等。《礼运》首段是孔子与子游的对话,又称为《礼运·大同》篇,大同二字常用作理想境界的代名词,不少地名亦取用此二字。 春秋战国 儒学学者 -
道德经
《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及《五千言》,是老子的著作,也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典籍。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明代焦竑认为,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并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此经为《道德真经》。 春秋 老子 着 -
醋葫芦
叙述宋临安人成圭妻子都氏因性妒而生之家庭纠葛故事。 明 心月主人 着 -
周朝秘史
据正史记载及民间传说,全面敍述了春秋战国史事。 明 余邵鱼 着 -
檮杌闲评
檮杌(拼音:táowù,注音:ㄊㄠˊ ㄨˋ),中国传说中上古“四凶”之一,长得人头虎腿长有野猪獠牙。 《檮杌闲评》,全称《檮杌闲评全传》,又名《檮杌闲评明珠缘》、《明珠缘》。是明末一部揭露宦官魏忠贤的明代白话长篇历史小说,古典时事小说,敍述明代宦官魏忠贤与明熹宗乳母客印月互相勾结丶乱政篡权的故事。现代多数学者认为作者为李清。 明 李清 着 -
三遂平妖传
《三遂平妖传》全称《北宋三遂平妖传》,又名《新平妖传》,明朝罗贯中所著,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 主要讲述的中心事件,是宋代的王则起义,罗贯中根据历史事实的民间传说、以及市井流传的话本进行整理、编成。因为书中的三个主角马遂、诸葛遂智、李遂帅的名字都有遂字,故称三遂,可谓神魔小说这一影响巨大的小说流派之先声。 明 罗贯中 -
隋唐两朝志传
隋唐两朝志传,又名《隋唐志传通俗演义》,明朝罗贯中着,杨慎评点,现存明万历四十七年(己未,1619)姑苏龚绍山刊本。十二卷一百二十三回,题“东原贯中罗本编辑,西蜀升庵杨慎批评”。 该书叙述隋末及唐一代事,至唐僖宗干符五年止,凡二百五十九年。 明 罗贯中 着 -
历史通俗演义 - 民国
从1916年开始,到1926年为止,蔡东藩用10年的心血,以丰富的学识和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朝、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国共11部历史通俗演义,合称《历朝通俗演义》(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越两千余年,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民国 蔡东藩 着 -
历史通俗演义 - 清史
从1916年开始,到1926年为止,蔡东藩用10年的心血,以丰富的学识和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朝、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国共11部历史通俗演义,合称《历朝通俗演义》(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越两千余年,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民国 蔡东藩 着 -
历史通俗演义 - 明史
从1916年开始,到1926年为止,蔡东藩用10年的心血,以丰富的学识和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朝、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国共11部历史通俗演义,合称《历朝通俗演义》(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越两千余年,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民国 蔡东藩 着 -
历史通俗演义 - 元史
从1916年开始,到1926年为止,蔡东藩用10年的心血,以丰富的学识和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朝、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国共11部历史通俗演义,合称《历朝通俗演义》(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越两千余年,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民国 蔡東藩 着 -
历史通俗演义 - 五代史
从1916年开始,到1926年为止,蔡东藩用10年的心血,以丰富的学识和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朝、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国共11部历史通俗演义,合称《历朝通俗演义》(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越两千余年,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民国 蔡东藩 着 -
历史通俗演义 - 宋史
从1916年开始,到1926年为止,蔡东藩用10年的心血,以丰富的学识和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朝、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国共11部历史通俗演义,合称《历朝通俗演义》(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越两千余年,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民国 蔡东藩 着 -
历史通俗演义 - 唐史
从1916年开始,到1926年为止,蔡东藩用10年的心血,以丰富的学识和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朝、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国共11部历史通俗演义,合称《历朝通俗演义》(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越两千余年,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民国 蔡东藩 着 -
历史通俗演义 - 南北史
从1916年开始,到1926年为止,蔡东藩用10年的心血,以丰富的学识和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朝、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国共11部历史通俗演义,合称《历朝通俗演义》(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越两千余年,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民国 蔡东藩 着 -
历史通俗演义 - 两晋
从1916年开始,到1926年为止,蔡东藩用10年的心血,以丰富的学识和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朝、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国共11部历史通俗演义,合称《历朝通俗演义》(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越两千余年,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民国 蔡东藩 着 -
历史通俗演义 - 后汉
从1916年开始,到1926年为止,蔡东藩用10年的心血,以丰富的学识和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朝、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国共11部历史通俗演义,合称《历朝通俗演义》(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越两千余年,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民国 蔡东藩 着 -
历史通俗演义 - 前汉
从1916年开始,到1926年为止,蔡东藩用10年的心血,以丰富的学识和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朝、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国共11部历史通俗演义,合称《历朝通俗演义》(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越两千余年,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民国 蔡东藩 着 -
万花楼
又名《万花楼演义》、《万花楼杨包狄演义》或《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写狄青五虎将的故事。狄青与张忠、李义在万花楼打死恶少胡伦。包公断案称狄青无罪开释。后来狄青投军报国,兵部尚书孙秀一直在暗中害他,幸得潞花王等四王爷相救方以杖责二十而免,狄青仍大败西夏,立下战功。万花楼一书大抵是虚构,与史实不符,多模仿《杨家将》、《说唐》的情节;人物性格亦多相同。 清 李雨堂 着 -
双凤奇缘
敍述王昭君姐妹和番丶破番的故事。情节多取材自马致远《汉宫秋》,与史实无涉。 清 雪樵主人 着 -
绣球缘
敍述明朝万历年间朱、黄两家雪仇报冤的故事。 清 佚名 -
锦香亭
叙述钟景期与葛明霞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穿插南霁云、雷万春、张巡、许远死守睢阳城壮烈殉国的历史故事。 清 古吴素庵主人 编 -
五凤吟
清代才子佳人小说之末流作品。作者借男主角祝琪生的遭遇,发抒其一夫多妻的色欲。 清 阳嗤嗤道人 -
女仙外史
又名《石头魂》,全名《新刻逸田叟女仙外史大奇书》,以明初“靖难之役”为背景,叙述山东唐赛儿起义的故事。 吕熊 -
南史演义
此书承接《北史演义》,叙述自东晋以迄宋、齐、梁、陈二百余年间的历史,情节大体符合史实,然宫闱密闻等细节部分则出自稗官野史或作者虚构。作者较多地描写了宋武帝刘裕、齐高祖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与陈武帝陈镛先四位创业君主,又以宋朝刘裕的事迹为多。此前的历史演义小说有《东西晋演义》与《隋唐演义》,本书与《北史演义》合而构成南北史演义,弥补了古来演义之缺。 清 杜纲 着 -
北史演义
叙述自北魏末年到隋文帝统一中国约八十年的历史,情节大体符合史实,然宫闱密闻等细节部分则出自稗官野史或作者虚构。以北齐为主线,作者较多地描写高欢、高洋父子事迹。本书完全为作者创作,并无任何话本或底本可供依托,旨在揭示得失兴亡之道。 清 杜纲 -
锦绣衣-换嫁衣
为清短篇白话小说集《纸上春台》之一种。叙述兄花玉人与弟花笑人一贤一不肖,因而人生际遇大有不同的故事。 清 潇湘迷津渡者 着 -
锦绣衣-移绣谱
为清短篇白话小说集《纸上春台》之一种。叙述姊姊逄凤娘与妹妹逄燕娘一疼爱女儿、一重男轻女,因而人生际遇大有不同的故事。 清 潇湘迷津渡者 着 -
绿牡丹
敍述围绕将门之子骆宏勋与江湖侠女花碧莲二主角所发生的侠义传奇故事。“江湖有义终非盗,衣冠无良岂是人”,是作者不同凡俗的见识。 清 佚名 -
十二楼
清代著名短篇小说集。每卷一故事,每一故事一座楼阁,故事人物的命运往往与楼阁有关。“十二楼”一名源出《史记》,比喻仙境。本书内容绝大多数为作者所创,主题鲜明,风格清新,线索明晰,情节奇特,出人意表,但结局又在情理之中。 李渔 -
国色天香
明代小说合刻集。正文分上下两层,文备诸体,内容庞杂。上层除诗、词、歌、赋外有短篇小说十五篇,下层有小说七篇,多用浅近文言写成。所收小说包含话本、传奇、笔记等类型。本书作为学习兼消遣的通俗读物,对于推动晚明小说创作,具有相当作用。 明 吴敬圻 编 -
薛刚反唐
敍述薛丁山之子薛刚,因酒醉误踢死皇子,外逃出城,武则天临朝执政,将薛氏满门抄斩,墓穴筑成铁坟,而引发一场反唐故事。本书情节相当于九十回本《征西说唐三传》的第七十至第九十回。人物均属虚构,但故事脍炙人口,改编为戏曲作品,至今盛演不衰。 姑苏如莲居士 -
情史类略
《情史类略》一名《情史》,又名《情天宝鉴》,为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选录历代笔记小说和其它著作中的有关情爱的故事编纂成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全书共二十四类,计故事八百七十余篇。 明 冯梦龙 着 -
八段锦
是明代的一本拟话本小说集。全书由8个不同的故事组成,主题为劝诫人们抛弃恶习,如色欲、赌博、嗜酒等。但由于描写内容的问题,曾在清代道光、同治等朝被查禁过多次。 醒世居士 -
清风闸
敍述书叙宋仁宗年间孙大理兄弟阴魂鸣冤,孙大理女孝姑伸冤,包公明察秋毫的故事。 清 浦琳 着 -
石点头
与其他晚明白话小说集相比,该书避免了大量淫秽描写,显得独树一格。全书十四篇故事中,有将近一半的主角为女性,且多为正面形象。 明 席浪仙 -
蜃楼志
《蜃楼志》(又名蜃楼志全传),清朝广东人萸岭劳人的性文学长篇小说作品。全书讲述广东十三行商总苏万魁之子苏吉士周围人群和社会动态的长篇小说,主要着墨点在性关系。 清 萸岭劳人 着 -
八美图
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 佚名 -
天豹图
叙述明成化年间施必显、施碧霞兄妹为父雪仇的故事。 清 佚名 -
续红楼梦
本书从《红楼梦》林黛玉归天说起。作者设置了太虚幻境与阴间地狱两环境,太虚幻境是充满纯真情谊的净土,阴间地狱则是奸邪恶毒之人死后的归宿。被称作“鬼红楼”。 清 秦子忱 着 -
隔帘花影
乃清丁耀亢《续金瓶梅》之改写本。作者大为删减《续金瓶梅》六十四回中,因果说教及描写金人烧杀掳掠的部分,既淡化了异族矛盾,也润饰了一些情节。 清 佚名 -
五美缘
敍述书生冯旭功成名就,与五位佳人结为良偶的故事。 清 佚名 -
金石缘
叙述金玉、爱珠、石有光、石无暇等人悲欢离合的故事。作者意在提醒世人:富贵才貌不足恃、贫贱不可欺、患难不足虑,“但能安分自守,节孝自持,便是成家立业之本,一生受用之机”。 清 佚名 -
禅真后史
全书承接《禅真逸史》而来,讲述唐朝贞观年间的宫廷政治、军事战争、社会生活动态。故事讲述玉帝排遣薛举下凡尘,俗名叫做瞿琰。经过仙道指点而能文能武,先后除妖降魔、锄奸除恶、整顿乾坤,后出任官职,不久后隐退,随僧人林澹然遁入禅门,成佛升天。全书仍旧继承了《禅真逸史》的思想,作者希望诞生一个理想化的人物来拯救社会,治理时政,实现清平太平的生活。 明 方汝浩 着 -
禅真逸史
又名《残梁外史》、《妙相寺全传》;敍述林澹然与杜伏威丶薛举丶张善相师徒四人斩奸除恶丶避祸隐遁的故事。本书情节曲折,人物生动,每五回一集,以八卦冠名。全书的旨要在于透过南北朝的历史演义,主张有理想化人物来结束分裂,给黎民百姓安定的生活。 明 方汝浩 着 -
乾隆下江南
清代著名侠义小说,原名《圣朝鼎盛万年青》,又名《万年青奇才新传》、《乾隆巡幸江南记》。 小说写乾隆皇帝在京梦得江南人才众多,故化名高天赐,微服出访,查寻贤良,兼观景色的一路经历。 所到之处,亲见官吏贪赃枉法,豪强鱼肉乡民,豪杰壮士效忠报国。 福建少林寺至善法师及其门徒方世玉、胡惠干仗恃武功,聚众作恶,乾隆于是惩贪官,除恶霸,延揽英雄,并派兵剿灭了福建少林寺。 引人注目的是乾隆皇帝翦除贪官时,往往仰仗绿林豪杰,用他自己的话说:“到得江南以来,历遭艰险,都是那班人辅助,虽系绿林豪杰,亦属朕之功臣。”本书对南方武侠小说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也成为港台武侠影视取材的蓝本。 清 陆应阳 着 -
孟子
《孟子》是一部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公孙丑、万章等人编著,完成于战国中后期。该书详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 战国 孟子门生 着 -
明季北略
记录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努尔哈赤崛起东北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分年记事,于崇祯一朝之事记载甚详,李自成入北京后之事,几乎是按日编排。 明末清初 计六奇 着 -
西游补
书接《西游记》第六十一回“孙行者三调芭蕉扇”后,敍述孙悟空进入鲭鱼精的奇幻世界,几乎被心魔迷失本性的故事。结构完整,想象丰富,描写生动,讽世深刻,是《西游记》的精彩续书。 明末清初 董说 着 -
论语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论”读音为“轮”,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汇编。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春秋 孔子门生 着 -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是中国古代的一本笑话集,由清代的游戏主人收集而成。取材多自明清时之笑话,形式上以短小精悍为主,并有大量的黄色笑话。 清 游戏主人 着 -
金云翘传
敍述王翠翘舍身尽孝,含寃忍辱,历经苦难,终于与金重结成夫妻的故事。王翠翘与徐海实有其人,明史中有记载。本书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鲜明深刻,嘉庆年间,被越南诗人阮攸改编为越南长篇敍事诗《金云翘传》,成为世界名著之一。 明末清初 青心才人 着 -
刘公案-双龙传
敍述嘉庆帝微服私访和珅恶行,刘墉协助办案的故事。 清 佚名 -
刘公案-满汉斗
敍述乾隆年间刘墉惩办满族恶霸的故事。 清 佚名 -
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一书是根据明代的《隋唐两朝志传》、《隋炀帝艳史》和《隋史遗文》等书及民间传说改写而成,起自隋文帝起兵伐南朝陈写起,炀帝主政后,暴乱荒淫,“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烟尘”,最后由秦王李世民一统江山,迄于安史之乱后唐玄宗还都而卒。前后一百七十余年,是一部兼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 清 褚人获 着 -
世说新语
记述汉末魏晋时期人物的逸事行止,以孔门四科:德性丶言语丶政事丶文学品评人物。文笔清新隽永,描写生动传神,影响后世小说丶戏曲丶甚至文学发展。 南朝宋 刘义庆 -
说唐
《说唐演义全传》,简称《说唐》,是一部描述隋平陈到唐太宗登基的历史演义小说,叙述自秦彝托孤,隋文帝统一南北起,到唐太宗登极为止,隋末群雄争夺的局面。 清 佚名 -
牛郎织女传
敍述在民间流传已久的牛郎织女故事。 佚名 -
续子不语
记敍作者听闻之鬼神怪异之事,意在揶揄丶嘲讽丶批评人性中伪恶丑。文笔自然流畅,章法变化多端,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袁枚 -
济公全传
济公全传,又名《济公传》丶《济颠大师全传》。本书仅录二百八十回本的前六十回。敍述南宋初年,临安灵隠寺和尚道济行为疯顚,救世度人的故事。主角济公和尚真有其人,是南宋浙江天台人,俗姓李名修缘,十八岁在杭州灵隠寺出家,法名道济,为方便度世,佯为顚狂,因世称济顚。 清 王梦吉等 着 -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是一部记录唐朝名将李靖的军事思想的兵书。与《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合称、《武经七书》。该书体裁是传统的问答式,全书共有98次问答。这种体裁结构虽松散,但论及之处颇为广泛,并常旁征博引,对前人军事思想大胆地评说扬弃。虽是问对,却是有问无对,盖唐太宗本是一位娴于骑射、富有疆场战斗经验的马上君主,而李靖又是满腹韬略的军事家,他们之间的问对,往往能相互引发,启迪军事思维。譬如李靖对用兵“奇正”的独到见解,则是与唐太宗思维碰撞之中产生的。 北宋 佚名 -
三略
《三略》原名《黄石公记》,又称《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的一本著名兵书。与《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学者一般认为此书是后人托名伪作,其真实作者已不可考,认为大约成书于西汉末年。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 托名 黄石公 -
尉缭子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与《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三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为武学科举必读的兵学教材。 战国 尉缭 着 -
六韬
《六韬》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尉缭子》、《三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周 姜子牙 -
司马法
《司马法》又称《司马兵法》或者《司马穰苴兵法》,为中国著名兵书之一,与《孙子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三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 春秋 田穰苴 -
吴子
《吴子》又称《吴子兵法》、《吴起兵法》,与《孙子兵法》、《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是一部兵法著作。提出以治为胜,赏罚严明,主张在军队实行“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提出“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主张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使士卒掌握各种作战本领,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强调“简募良材”,根据士卒体力、技能等条件的不同,合理分工和编组,实现军队的优化组合。要求统军将领“总文武”、“兼刚柔”,具备理、备、果、戒、约的“五慎”条件,掌握气机、地机、事机、力机四个关键的因素。提出“审敌虚实而趋其危”,主张先弄清敌人的虚实,选择有利时机进攻,以夺取胜利。 战国 吴起 着 -
续小五义
与《三侠五义》、《小五义》三书总称《忠烈侠义传》。本书同《小五义》,以襄阳王谋反为背景,敍述侠客义士除暴安良的故事。 石玉昆 -
孙子兵法
《孙子》,又称《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和《吴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与《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春秋 孙武 着 -
小五义
与《三侠五义》、《续小五义》三书总称《忠烈侠义传》。以襄阳王谋反为背景,敍述侠客义士除暴安良的故事。 石玉昆 -
三侠五义
以包公故事为主轴,着力描述侠客们协助官府除暴安良的情节。 石玉昆 -
包公案-五鼠闹东京
敍述五鼠猖獗,包公收妖的故事。本书据《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第五十八回“决戮五鼠闹东京”改编而成。 佚名 -
包公案-百家公案
敍述包公传略,以及为官断案丶精察决狱的故事。本书为后来包公判案故事的祖本,影响了晚明的公案小说。 明 钱塘散人 -
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被后人归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其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 明 施耐庵 -
西游记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唐三藏师徒五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明 吴承恩 著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国古代长篇历史章回小说,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本根据历史事实改编之小说。演义以史为据,以儒家思想为本,强调“忠义”;着重描写战争,讲述汉末黄巾之乱至魏、蜀汉及吴三国鼎立,到西晋统一百余年间历史,刻画了众多英雄人物。该书叙事“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虚实结合,曲尽其妙。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有言曰:“演义一书之奇,足以使学士读之而快,委巷不学之人读之而亦快;英雄豪杰读之而快,凡夫俗子读之而亦快。” 明 罗贯中 -
红楼梦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中国的一部古典长篇章回小说,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被评为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 清 曹雪芹 着 -
今古奇观
《今古奇观》全书四十篇,选自冯梦龙之“三言”(《喻世明言》八篇、《警世通言》十篇、《醒世恒言》十一篇)、凌蒙初之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八篇、《二刻拍案惊奇》三篇)部份作品,刊行于世。编者对各篇作了一些文字上的加工。在选取标准上,大致有四:“一曰着果报,二曰明劝惩,三曰情节新奇,四曰故典琐闻,可资谈助”。 清朝初年,三言和二拍曾湮没不彰,《今古奇观》成了流传最广的古代白话小说集,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明 抱瓮老人 -
醒世恒言
《醒世恒言》是中国明末清初作家冯梦龙的白话小说集,初版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与《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并称“三言”。后来明代凌蒙初在“三言”的直接影响下写下两部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称为“二拍”。“三言两拍”是中国古代成就最大的两个白话短篇小说集。 明 冯梦龙 编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明末清初作家冯梦龙的白话小说集,初版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1] 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并称“三言”。后来明代凌蒙初在“三言”的直接影响下写下两部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成为“二拍”。“三言两拍”是中国古代成就最大的两个白话短篇小说集。 明 冯梦龙 着 -
喻世明言
明代小说集,与《警世通言》丶《醒世恒言》二书,后世并称为《三言》。所收故事篇章,包含宋丶元丶明不同时代。 明 冯梦龙 着 -
二刻拍案惊奇
明代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板行大畅,作者续成此书。所引故事多发生于明代南运河区域,呈现明末社会的真实状况。后世将本书与《拍案惊奇》并称《二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由文人独立创作的两部话本小说专集。 凌蒙初 -
唐钟馗平鬼传
敍述钟馗冤魂被阎王封为“平鬼大元帅”,荡平诸鬼的故事。 清 东山云中道人 编 -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全书四十卷中,中唐九篇,宋七篇,元六篇,明十三篇,不确定时代者五篇。其故事内容主要取材于《太平广记》、《夷坚志》、《剪灯新话》、《剪灯余话》等书,是明朝社会的写照,大多反映婚姻自主,因果应报等思想,凌蒙初深受冯梦龙影响,其初刻自序曰:“独龙子犹(冯梦龙)氏所辑喻世等书,颇存雅道,时着良规,一破今时陋习。” 凌蒙初 -
绿野仙踪
全书融合了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历史小说于一炉。讲述了明朝嘉靖帝时期落第士子冷于冰不肯攀附权贵严嵩,又亲眼目睹朝廷忠良被害、授业恩师病故,看破官场腐败、社会黑暗、醒悟人生短促,于是决心出家,遁入玄门。冷于冰在杭州遇上了化身叫花子的道士火龙真人,历经火龙真人的考验,他最终拜入火龙真人门下,学成呼风唤雨、召神遣将的本事,开始周游天下,扶危济困。冷于冰后来度脱灵猿猿不邪、大盗连城璧、狐女、农夫金不换、浪子温如玉等成仙,并协助忠良铲除奸相严嵩,后被皇帝敕封普惠真人,位列金仙。 清 李百川 着 -
雷峰塔奇传
《雷峰塔奇传》是根据清代雍干时期编撰的传奇故事《雷峰塔》与民间传说《白蛇传》而改编的清代四部神魔小说之一。是由江荫香托名为玉山主人或玉花堂主人的清代文人校订而成的章回中篇小说。 清 江荫香 着 -
阅微草堂笔记
清朝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由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纪晓岚)以笔记型式所编写成的,在时间上,主要搜辑当时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之流传的乡野怪谭,或则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南至滇黔,并旁及台湾、南洋等地。 清 纪晓岚 着 -
北游记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全传》、《北游玄帝出身传》,余象斗撰,凡四卷二十四则,记述真武大帝下凡收妖的故事。 明 余象斗 -
搜神记
《搜神记》是晋代干宝搜集撰写的记录神仙鬼怪的著作。主要是搜集各种民间关于鬼怪、奇迹、神异以及神仙方士的传说,也有采自正史中记载的祥瑞、异变等情况,其中不乏情节重复的故事,每个故事的叙述非常简短,文学水平也不是非常出色,但对中国后世的传奇小说发展影响很大,以后很多传奇小说如唐人传奇、《聊斋志异》等的写作方法和《搜神记》相似。 晋 干宝 着 -
列仙传
《列仙传》是中国第一部流传下来的关于神仙人物的传记,作者不可考,但一般署名刘向。宋以来传本共敍述了七十位神仙的姓名丶身世和事迹。 佚名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在文学史上,它是中国文学一部著名短篇小说集。全书共491篇,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 清 蒲松龄 着 -
刘公案-刘墉传奇
敍述乾隆年间刘墉私访判案的故事。 清 佚名 -
东游记
《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八仙出处东游记》,共二卷五十六回。故事取材自《孤本元明杂剧》第三十册《争玉板八仙过沧海》杂剧,记叙铁拐李、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修炼得道的过程。龙太子摩揭夺走蓝采和的玉版,于是八仙和龙王大战,最后由孙悟空大败天兵天将。 明 吴元泰 着 -
九命奇冤
敍述雍正年间发生在广东番禺县的实事。七尸八命大案加上昏官污吏屈死证人,酿成九命奇冤,最终侥幸昭雪的故事。 吴跰人 -
清平山堂话本
话本小说集。出版时间大约在嘉靖二十年至三十年间(1541~1551)。收集了宋、元、明三代的作品,是目前发现编印最早的一部话本小说选集。 明 洪楩 编 -
西京杂记
以笔记形式,记载西汉京都长安之事,反映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俗各方面情况。文字平实质朴,叙述生动具体,颇具文史价值。 西汉 刘歆 撰 -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亦作《怡情佚史》、《群花宝鉴》,清代陈森所著的一部描写狎优风气的长篇小说,共60回。 叙述乾隆时期京师朝贵名公的狎优生活为背景,深刻地描绘官绅名士、城市游民玩弄梨园男伶的卑污丑恶言行,表现出对伶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与人格的尊重。 清 陈森 着 -
天禄阁外史
明王舜华,名逢年,有高才奇癖,伪托黄宪(东汉名士,字叔度,汝南慎阳人《后汉书》有传)之名撰写本书。 明 王舜华 -
海上花列传
《海上花列传》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作者江苏松江府(今属上海市)人韩邦庆。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清末中国上海十里洋场中的妓院生活,涉及当时的官场、商界及与之相连结的社会层面。 全书由文言和苏白写成,对话皆用苏州方言是该书的鲜明特点,使用苏白也是19世纪兴起的吴语小说的共同特点。《海上花列传》也是吴语文学的最高成就。 张爱玲在赖氏女子学院将此书翻译成英文。 清 韩邦庆 着 -
列女传
《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籍,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 西汉 刘向 -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阴(今江苏)人,明代地理学家丶旅行家。自幼博览图经地志,万历三十六年(1608),二十二岁,弃科举,遍游名山大川,足迹所到,北至燕、晋,南及云、贵、两广等十七省,备尝艰险,将其观察所得,按日记载;志在考其形成、水文、地质、植物。死后,日记由季梦良整理成本书。 明 徐弘祖 着 -
杨家将
杨家将是一部中国历史的英雄传奇系列故事,讲述了北宋杨家的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三代戍守北疆及精忠报国的抗辽动人事迹。 明 熊大木 编撰 -
子不语
《子不语》,又名《新齐谐》,“子不语”一语取自《论语·述而》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意思是孔子绝口不谈,关于“怪异、暴力、悖乱、神鬼”等事。《子不语》书成后,却发现元朝人小说部中已有此书名,又改为《新齐谐》,取自庄子《南华经·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袁枚 -
孽海花
曾朴笔名东亚病夫,江苏常熟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曾朴与徐念慈等人在上海创立小说林书社,开始续写长篇小说《孽海花》。《孽海花》原为金松岑(金天翮,笔名爱自由者)应东京的江苏留日学生办的《江苏》杂志之约而作,但金松岑不擅长写小说,只写了开头六回,后来曾朴接手续成。原本二人共同酌定全书六十回,曾朴只花了三个月,一口气写了二十回,1904年此二十回出版。1907年《小说林》杂志创刊后,曾朴又续写了五回(21~25回),以后中辍。1927年《真美善》杂志创刊,曾朴把原先的21~25回抛弃,自21回重写,至1930年写至35回。 清 曾朴 着 -
施公案
《施公案》,是中国清朝末年的公案小说。施公指的就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循吏施世纶。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初版8卷97回,后整理全书共528回。书中大部份情节实属虚构,描述了施世纶在以黄天霸为代表的江湖豪侠的帮助下,如何惩治恶霸草寇的故事。全书两个重要人物施世纶和黄天霸。施世纶的许多情节是延续如《包公案》、《海公案》等公案小说的传统,关于黄天霸更多的是侠义小说的情节。《施公案》代表着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的合流。影响着后来的《三侠五义》、《彭公案》。著名情节有窦尔敦盗御马,是京剧中著名的摺子戏。《施公案》最早的刻本在道光年间。 清 佚名 -
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晚清谴责小说,共60回。作者李宝嘉(1867年-1906年),字伯元,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 本书体裁仿《儒林外史》,由一系列独立人物故事连接而成,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于《世界繁华报》连载,至光绪三十一年止。本书直指封建官僚胥吏习性与官场黑暗腐败,军机大臣“华中堂”在京城开个古董店,专门经营卖官生意。整本书几乎没有好人,只有坏人,连慈禧太后也承认“通天底下一十八省,哪里来的清官”,胡统领奉命赴严州剿匪,却兼程进军,纵容兵丁“洗灭村庄,奸淫妇女”。李宝嘉更搜集了当时流传的“话柄”,然后尽情的谩骂,如:“初次出来做官的人,没有经过风浪,见了上司下来的札子,上面写着什么‘违干’、‘未便’、‘定予严参’,一定要吓得慌做一团……”。卷首有茂苑惜秋生序:“送迎之外无治绩,供张之外无材能;……羊狠狼贪之技,他人所不忍出者,而官出之;蝇营狗苟之行,他人所不屑为者,而官为之。下之,声色货利则嗜若性命;般乐饮酒则视为故常。观其外,偭规而错矩;观其内,逾闲而荡检。种种荒谬,种种乖戾,虽罄笔墨,不能书也!……” 清 李宝嘉 着 -
狄公传
《狄公传》,又称《狄公案》,是由清代一不知名作者不题撰人所著的公案小说,共六十四回,背景在唐朝,主角为根据狄仁杰半虚构的“狄公”。 清 佚名 -
杨乃武与小白菜
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同治年间,杨乃武与葛毕氏被怀疑通奸杀夫,在刑求后认罪,身陷死牢,含冤莫雪。此案惊动朝廷,在数度更审后虽还予清白,然而两人受尽酷刑折磨的悲惨遭遇仍令人不胜唏嘘。事件经过后来多番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清 黄南丁氏 着 -
洗冤集录
《洗冤集录》为宋朝人宋慈所作,由其从事司法刑狱工作所积累之丰富验尸经验为基础,并结合当时传世的尸伤检验诸书,加以综合、核定和提炼,完成了这部有系统的古代法医学著作。 《洗冤集录》是世界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医学专书。 宋 宋慈 着 -
郁离子
《郁离子》是明王朝名臣刘基(刘伯温)的文集。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书中的“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 刘基写作《郁离子》的时候,是在他47至50岁,一生中最鼎盛之际。此前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着《郁离子》。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在写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明 刘伯温 着 -
玉蟾记
《玉蟾记》,又名《十二美人玉蟾缘》、《十二缘评话》、《十二缘玉蟾记》,清代小说,通元子黄石着[1],全书六卷、五十三回。 玉蟾记写明朝将军张经之子张昆与十二位美人的故事。故事背景是明朝嘉靖年间,严嵩专权乱政,张经被奸党陷害,满门被斩。幼子张昆被救出,神仙通元子以十二枚玉蟾相赠。张昆与十二美女除暴安良最后完婚。 清 通元子黄石 -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为明末余邵鱼、冯梦龙所撰,清代的蔡元放编评。是一部在中国除了《三国演义》之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通俗历史演义。内容涵盖春秋时代、战国时代约500余年的东周时期历史,精彩丰富,包含春秋五霸、吴越之争以及战国七雄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 明 冯梦龙 着 -
李娃传
《李娃传》,又名《节行娼娃传》、《汧国夫人传》、《一枝花》,唐代白行简着,是唐人传奇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小说。 唐 白行简 着 -
千字文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人练习书法,而后觉得杂乱无章,于是又命周兴嗣(470年─521年)编为一篇文章。 千字文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同时在汉字文化圈各国也受到重视。 周兴嗣 -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王明清《玉照新志》记载:“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王)明清尝详考之,以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而下后妃。”。 不可考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北宋的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分为26卷,又《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因为写于润州(今镇江)梦溪园而得名,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 北宋 沈括 着 -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魏晋以后已失传。《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的描述,其中包括了一些海外的远古山川鸟兽,是一本具有历史价值的著作。 不可考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今苏州)作家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之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六卷只剩四卷,交予上海主持《申报》尊闻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因四卷写于1808年,所以书成当在此后。由书的回目知道五六两卷分别是记在琉球的经历,和对养生之道的认识。后来赵苕狂同乡发现了佚失的五六两卷,但真假不知。“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清 沈复 着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也称章回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也有人认为最后一回非吴所作),约40万字,描写了近二百个人物,更花了他十几年的时间完成。小说假托明朝,实际描写了康干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 清 吴敬梓 着 -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署名鸿都百炼生[1](又作洪都百炼生)作,清代刘鹗(1857年—1909年)着,共有正编20回,续集9回,外编残稿1卷,叙述江湖医生老残在游历所见所闻所为,文笔生动,大受好评。本作也是刘鹗唯一的小说作品。 清 刘鹗 -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儿童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历久不衰。《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五千年神传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内容相当丰富。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同为中国古代私塾的初级入门课本,合称“三百千千”。 王应麟 -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而成为弟子规。其内容取自《论语·学而篇》中的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规》是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的文体方式编纂而成。然后再以《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部份来加以演述。列举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 清 李毓秀 着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是一部中国神魔小说,作者是明朝的陈仲琳(或许仲琳),也有一说为明代道士陆西星(《封神演义》中有十余处引用道教经典《黄庭经》)。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全书共一百回,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哪吒等生动、鲜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明 陳仲琳 着
© 柏得電腦中心 版权所有
Design by TEMPLATED.